农产品生产者价格调查 应抓好三环节

版次:03 来源:中国信息报    2023年12月07日

  ■ 裴成荣

  农产品生产者价格调查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息息相关,是确保“菜篮子”“米袋子”保供稳价的重要依据。做好农产品生产者价格调查,应注重制度执行、培训指导、数据审核三个环节。

  抓制度执行 规范数据生产流程

  树立规范意识,提升制度执行质量。及时印发规范性工作文件,明确具体工作要求,做好农产品基期价格“备忘录”,严格按照调查制度和业务流程规范开展数据采集、审核验收、评估上报等工作,着力提升各项工作规范化管理水平。

  开展业务检查,加强制度执行监督。积极深入调查一线检查指导,加强对调查户的跟踪管理和业务监督,按户建立工作台账,登记核实生产经营情况,重点检查调查户是否按照“同质可比”原则进行数据采集和记录,确保各项工作要求贯彻落实到位。

  抓培训指导 提升业务能力水平

  上门服务,培训到户。农产品生产者价格调查对象大部分为个体户,数据来源于调查户的台账登记。调查员深入网点为调查户提供“送课上门”服务,采取“一对一”、小集中培训方式,加强对其调查业务技能、统计法律法规、调查职业操守的培训,强调各环节工作重点和注意事项,确保对每名调查户培训指导到位。

  分类施教,精准指导。根据调查户生产和出售的主要农产品品类差异,制作不同的调查台账模板。着重解决台账上的数量、价格、金额指标含义等内容误填,减少台账出现错误问题的现象。帮助调查户更新完善重要台账信息,指导其开展试记账工作,并逐户培训测试过关。

  线上答疑,提升效果。充分利用电话、微信等工具加强对调查户的工作提醒和业务指导,及时回应调查户提出的各类问题,通过答疑解惑提升培训效果,为扎实推进农产品生产者价格调查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抓数据审核 提高源头数据质量

  加强原始报表抽查,严把资料收集关。定期下点抽查调查户销售记录与《农产品生产者价格基层表》填报数据是否对应,重点查看是否存在农产品品种更替及季节性出售价格差异,计量单位填写不规范、基期价格漏填等问题,确保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和可靠性。

  加强账机数据核对,严把台账录入关。从平台导出同期同户的数据,作为台账登记的基期价格参照,对调查户出售农产品品种与价格进行横向和纵向对比。加大对计量单位、标准数量等关键数据的审核力度,及时核对波动较大的数据。

  加强部门数据比对,严把价格走势关。积极探索部门数据在农产品生产者价格调查工作中的运用,及时掌握农产品主销区市场需求、价格情况和生产形势,参考农业部门发布的相关数据进行比对。加强对农业生产形势和农产品价格走势的把握,不断提升数据审核和评估分析水平。

  (作者单位:国家统计局防城港调查队)

作者:裴成荣
此报纸需要付费才能观看
激活报卡 购买报纸
激活成功后,该报卡号将与您的账号绑定,将不能取消或者修改
已激活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