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度增长超预期 宏观政策支持还需发力

版次:01 来源:中国信息报    2023年10月20日

  ■ 沈建光 姜传钺

  10月1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三季度中国经济数据。在去年同期基数明显抬升的情况下,三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4.9%,超出市场预期。9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9.9%,与经济超预期表现相匹配。在此基础上,四季度GDP增速只需在4.4%以上,便可实现全年5%左右的预期目标,目前看来难度不大。尽管如此,中国经济仍面临不少风险挑战,因此政策层面需进一步发力。一方面,坚持改革开放,应对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另一方面,加大宏观政策支持力度也是应有之义。

  三季度经济数据呈现诸多亮点

  第一,服务业较快恢复,持续支撑经济增长。三季度,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2%。剔除基数影响后,两年平均增速为4.2%,高于二季度的3.4%。其中,住宿和餐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均有明显改善。

  9月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6.9%,连续2个月回暖。其中,住宿餐饮、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生产指数增速较快。PMI数据也显示,9月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升至50.9%,其中,水上运输、邮政、电信广播电视及卫星传输服务、互联网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货币金融服务等行业均处于55%以上较高景气区间。

  第二,工业生产逐步回暖,企业利润降幅收窄。9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持平于4.5%,两年平均增速从上月的4.3%升至5.4%。其中,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0%,两年平均增速达到5.7%。

  从主要产品看,智能手机产量两年平均增速明显回升,与出口表现一致,反映全球消费电子市场回暖;水泥、粗钢产量两年平均增速有所改善,反映国内投资需求呈企稳迹象;汽车产量两年平均增速保持在10%以上,与汽车消费稳健、出口强势表现相符。

  工业企业利润降幅明显收窄。受量、价、利润率共同带动,1-8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降幅收窄至11.7%,8月当月同比更是反弹至17.2%。分行业看,原材料制造业利润显著修复,装备制造业延续良好表现。

  第三,居民消费更加活跃,就业收入同步改善。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94.8%,拉动GDP增长4.6个百分点。9月份,社零总额同比升至5.5%,超出市场预期。

  一方面,服务消费持续恢复。表征服务消费的餐饮收入同比保持在13.8%,前三季度服务零售增长18.9%。另一方面,商品零售继续回暖。9月商品零售同比升至4.6%,其中,烟酒、体育娱乐用品、饮料、服装鞋帽等品类明显反弹;汽车类同比进一步升至2.8%。

  就业形势好转,收入增长平稳。9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0%,连续两个月下降,处于近几年同期偏低水平。同时,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名义增长6.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9%,高于同期GDP增长。

  第四,出口降幅持续收窄,四季度有望转正。9月份,以美元计价的出口金额同比下降6.2%,连续两个月降幅收窄。外需呈现回暖迹象:出口环比增长5.0%,创十余年来同期新高,同时,8月以来出口数量同比由负转正。

  分地区看,对主要经济体出口普遍改善。从两年平均增速看,9月中国对欧盟出口小幅改善,对中国香港、日本、韩国出口降幅明显收窄;对东盟、拉丁美洲、非洲出口维持正增长;对俄罗斯出口两年平均增速保持在20%以上。

  分产品看,消费电子、汽车是主要亮点。9月消费电子出口明显回暖,特别是手机、集成电路等,指向全球半导体周期见底;汽车类出口继续攀升,汽车、汽车零配件出口同比升至45.1%、12.1%。

  三季度经济恢复的主要动力

  动力之一:疫后经济自发性修复。以服务消费为例,三年疫情期间,居民日常出行受阻,接触性聚集性服务消费(住宿、餐饮、交通、旅游等)遭受较大冲击。今年以来,伴随防疫政策转向,经济出现自发性修复,接触性聚集性服务业持续较快回暖。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8%,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18.9%。中秋国庆假期期间,出行、旅游、零售等消费表现较好,印证疫后服务消费的持续恢复态势。

  动力之二:坚持改革开放,推动“一带一路”。在全球经济复苏不稳、外部形势复杂严峻的背景下,中国积极拓展对新兴经济体的出口,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实现了良好效果。前三季度,中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增长3.1%,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46.5%。截至三季度,我国出口中东盟所占份额为15.4%,是我国第一大出口伙伴;俄罗斯、非洲、拉美的出口份额分别为3.2%、5.2%和7.4%(合计份额达15.8%,已经超过东盟),较去年均有提升。10月18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这将有利于未来中国出口增长。

  动力之三:加快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前三季度,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1.4%,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和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11.3%和11.8%,表明高技术产业发展回升势头较好。近年来,中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2016-2022年,中国数字经济年均复合增速高达14.2%,领跑全球主要经济体。同时,绿色化发展态势尽显,新能源汽车产业表现尤为突出。根据海关总署数据,前三季度,我国“新三样”(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产品出口同比增长41.7%,占我国出口比重提升至4.5%。

  动力之四:逆周期政策及时出台。近期稳增长政策密集出台,包括降准降息、房地产政策优化、促进民营经济、活跃资本市场、减税降费等,政策效果有所显现。举例来看,9月房屋新开工面积、商品房销售面积、房地产开发资金来源当月同比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主要得益于8月底以来房地产政策优化;此外,9月民间投资当月同比也由负转正至0.1%,一定程度体现出促进民营经济政策的积极影响。

  政策支持还需进一步发力

  面对国内下行压力和海外风险挑战,三季度中国经济实现了4.9%的超预期增长,服务业、工业、消费、就业、出口等领域均出现了积极变化,体现出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尽管如此,中国经济回升基础仍需巩固,还面临以下挑战:

  外部形势复杂严峻。伴随西方国家加快供应链转移,美国自华商品进口份额已经降至13.4%,仅为美国进口的第四大来源地。同时,国家外汇管理局数据显示,上半年外商直接投资同比降幅超过80%。出口依然承压。尽管外需出现回暖迹象,但考虑到全球经济复苏不稳、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等因素,出口前景难言乐观。

  房地产和民间投资延续弱势。前三季度,房地产投资同比降幅高达9.1%,房地产市场尚未企稳。受此影响,民间投资同比下降0.6%。物价处于零增长附近。CPI、PPI同比持续处于低位。内需不足背景下,通胀回升较为乏力。

  企业利润偏弱。1-8月工业企业利润同比降幅仍有11.7%,原材料、消费品制造业利润普遍负增长。同时,中小企业景气度偏低。

  面对上述风险挑战,宏观政策层面还需着力应对:一方面,坚持深化改革开放。维护好与美欧等发达国家的经贸关系,继续推进“一带一路”,加大区域一体化合作,拓展与发展中国家的连接,保持中国在国际市场的地位;另一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比如,财政政策特别是中央财政加力,增加对低收入人群的补贴,支持地方政府化解债务风险;取消不合理的房地产限制措施,加大对房企流动性支持,推动行业尽快企稳等。

  (作者沈建光为中国统计学会副会长、京东集团首席经济学家,姜传钺为京东经济发展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作者:沈建光 姜传钺
此报纸需要付费才能观看
激活报卡 购买报纸
激活成功后,该报卡号将与您的账号绑定,将不能取消或者修改
已激活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