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5 来源:中国信息报 2023年08月17日
■ 周颖颖 张秋菊 王金荣
农业科技自立自强是山东实现农业强省的必由之路。近期,山东省统计局走访部分农业科技创新生产主体、管理主体,并在全省9个市18个县(市、区)抽取514户农业经营主体开展电子问卷调查,了解当前农业科技创新应用现状及政策实施成效。调研结果显示,山东农业科技创新水平不断提高,农业科技应用广泛,农业装备设施加快普及,政府服务保障有力,助力农业农村发展成效显著。
农业科技应用广泛
良种培育实现突破
科技创新不断渗透到“三农”发展全过程,对现代农业发展支撑引领作用显著提升,科技已成为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驱动力。问卷调查显示,山东科技助农应用范围广泛,514户农业经营主体均不同程度应用农业科技。其中,耕种管收农机化作业运用程度最高,占54.1%;其后依次是节水灌溉、运用设施农业、测土配方施肥、选种育种和智慧农业,分别占41.8%、38.9%、34.6%、27.8%和9.3%。相比过去10年,55.9%的调研主体反映农业科技促进农业增产增收,31.5%认为农业科技促使田间管理省时省力。在农业科技推广渠道中,通过乡镇农业科技推广站接触的占比高达63.6%;其次是通过企业、合作社,占比为10.9%;通过网站、微信、抖音等新媒体接触的居第三位,占8.4%。
此外,山东持续实施种业振兴行动,优良品种培育取得突破,在主要农作物、绿色果蔬等领域培育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突破性新品种,有效支撑了现代农业发展。其中,“山农38”小麦等13个优良品种通过国家审定,“白菜萝卜优质多抗育种技术研究与新品种选育”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烟薯25”成为我国北方薯区最畅销品种。问卷调查显示,在最需要的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方面,54.7%的经营主体选择推广优良品种。
机械化水平全面提升
绿色技术加速推广
在山东,设施农业自动温控、卷帘、节水灌溉等机械化设施加速普及,机播机耕机收覆盖率大幅提升。据介绍,2022年山东农机总动力达到1.15亿千瓦,居全国首位。问卷调查显示,在农业“耕种管收”各环节中,以机械作业为主的占65.3%,机械作业和人工作业各占一半的为18.7%,以人工作业为主的占16.0%。在落实农机具购置相关补贴政策方面,64.8%的调查户享受到农机具购置相关补贴政策,未享受(含未购置)、不了解的占35.2%。
山东还坚持把绿色发展摆在突出位置,积极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植保无人机等新技术,化肥、农药使用量连续多年负增长。问卷调查显示,有机肥使用逐步推广,使用(含部分使用)有机肥的受访经营主体占比为69.3%;只使用无机肥(氮、磷、钾、复合肥等)的占30.7%。测土配方施肥加快推进,选择会继续使用和未来会使用的受访经营主体占比高达87.9%,其中75.6%认为配方施肥效果好。在农药喷洒环节,83.7%的受访经营主体选择会继续使用和未来会使用植保无人机等新技术,其中有43.8%认为喷洒效果好,有39.9%认为新技术省时省力。
政府服务保障有力
经营主体满意度较高
近年来,山东各级地方政府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加快实施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大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力度,得到广大农业经营主体的高度认可。
问卷调查显示,87.1%的受访经营主体认为当地政府重视农业科技创新,仅0.8%认为不重视;63.4%对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非常满意,29.6%表示比较满意,表示不满意的仅为1.0%。在生产过程中遇到问题时,63.6%的受访经营主体选择向行业相关部门(如农业局、农技推广站等)请教,19.1%凭经验自己解决,9.9%向服务团体(如企业、合作社等)请教,7.4%通过书刊、互联网等自行查找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