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玛依高标准农田建设促农增产增收

版次:05 来源:中国信息报    2023年08月17日

  本报讯 近期,国家统计局克拉玛依调查队先后走访新疆克拉玛依市农业农村局、克拉玛依区小拐乡和部分农业种植户,了解高标准农田建设情况。调查发现,克拉玛依市高标准农田建设稳步推进,灌溉条件得到改善,土地规模化经营雏形初显,科技应用水平逐步提升,农田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农业生产效率整体提高,有效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

  ——农田灌溉条件得到改善。“十二五”以来克拉玛依市农业综合开发区建成密闭自压式灌溉系统,铺设密闭、地埋主干输水管网;建成主干道、干道、联系道,硬化道路;架设电力线、建成周边防风林和农田防护林体系,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100%,形成了管相通、路相连、田成方、林成网、旱能灌、涝能排的现代农业基础,基本实现以滴喷灌为主的灌溉,并实现自动计量管理。据小拐乡和谐村农户朱贵江介绍说,原来1小时可以灌溉1.3公顷,实施高标准节水项目后,1小时可以灌溉2.6公顷,效率成倍增长。

  ——土地规模化经营雏形初显。克拉玛依市土地使用权主要集中在国有企业,权属清晰。经过多年培育和支持,克拉玛依区小拐乡已经形成了以绿成乳业为代表的“草畜乳”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即“饲草种植-奶牛养殖-乳品加工-市场销售”的全产业闭合链条。据小拐乡工作人员介绍说,村里在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之前,地块分散,大型机械无法作业还需人工作为补充,效率低、费用高。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后,村里闲散地块加以整合,无论是播种、施肥还是收割,均可采用大型机械作业,土地规模化经营效益明显。

  ——科技应用水平逐步提升。克拉玛依区着力培育农机专业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实现机械化程度达100%,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通过农技员到户、技术到田,普及测土配方施肥科学性。据小拐乡和谐村农户介绍,在推进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后,农田全部采用无人机打药,避免了灌溉人员无法进地情况,而且无人机打药成本明显降低。

  ——农田生态环境持续改善。采用农业防治、理化诱控和科学用药等绿色防控技术和方法,利用基层农技推广、杀虫灯、虫情监测灯等害虫诱杀绿色综合防控技术、无人机飞防运用、网室陆地蔬菜等方式,将病虫害危害损失控制在最低水平,从而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据介绍,2022年6月,克拉玛依区进入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整建制推进县名单。

  ——农业生产效率整体提高。通过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可较大程度地提高土地产出率,提高灌溉效率、改善生产条件,增加农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乌尔禾区项目实施后,亩均投资1293元,年新增节水能力77.96万立方米,新增粮食生产能力60.8万公斤,新增经济作物产值109.4万元。据小拐乡和谐村干部介绍,在实施项目之前,农户棉花亩产在380公斤左右,现在能达到亩产490公斤,亩产提升近30%。李佳 赵中蒙

作者:李佳 赵中蒙
此报纸需要付费才能观看
激活报卡 购买报纸
激活成功后,该报卡号将与您的账号绑定,将不能取消或者修改
已激活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