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3 来源:中国信息报 2023年08月17日
■ 姜喆
做好采购经理调查工作,及时掌握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提供真实可靠的监测数据,对于党委政府科学制定政策、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就进一步提高采购经理调查数据质量核查质效浅谈几点思考。
增强核查的科学性
采购经理调查数据核查必须建立科学有效的标准,才能够使核查工作具有方向性和针对性,保证标准的科学有效统一是做好报表工作的前提。采购经理调查数据主要包括年报数据和月报数据,下设若干具体指标,在核查过程中首先要注重全面性,对年报和月报的子项进行仔细核对,尤其是年报中涉及企业营业收入、资产总计等重要指标,要与企业的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等财务报表进行一一核对;月报中生产量(业务总量)和订单量(客户需求)也要与企业月度报表数据进行对比核实。其次要注重针对性,根据不同行业的特点,在数据质量核查过程中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非制造业中金融业一般不涉及“存货”和“供应商配送时间”等指标,在核查中研判调查对象填报的情况是否符合其行业特点。最后,对企业填报报表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也要进行询问,保证数据上报的顺利和准确。
突出核查的针对性
虽然采购经理调查对象原则上是企业的采购经理,但是由于调查对象的具体情况不同,很多企业都是由财务部门或者供应、生产部门的负责人进行填报。由于企业自身特点以及报表人对调查指标的理解有误等导致数据填报出现偏差,如年报数据中营业收入、主营业收入及资产总计等指标未四舍五入、企业后期调账未及时报备导致核查时造成的数据不一致、月报中生产量(业务总量)和订单量(客户需求)界定范围不一致等问题较为多见,在核查过程中需要将上述问题作为重点内容,与调查对象就调查指标进行详细讲解,并做好相关记录,再次数据上报前主动与报表人联系并提醒,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保证核查的联动性
将数据质量核查与统计执法相结合,双向联动可进一步提升数据质量的可靠性和准确性。由于采购经理调查统计执法检查的内容与数据质量核查内容有重合之处,在实际核查中严格执行统计法、统计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依据相关统计法律法规的要求,通过统计执法检查加强核查工作的权威性,并对企业相关部门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约束,不断提高采购经理调查数据质量。同时,在执法检查和数据质量核查中对调查对象进行统计法治宣传,切实提升调查对象的统计法治意识,营造良好的依法统计氛围。
(作者单位:国家统计局通化调查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