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屏山县创新农产品销售渠道观察
版次:05 来源:中国信息报 2023年07月20日
■ 陈宇 冷丁
茵红李是四川省屏山县脱贫攻坚重点发展的特色支柱产业,当下正值茵红李上市季节,茵红李能否顺利销售,关乎果农一年的收入。据国家统计局宜宾调查队近期开展的专题调研显示,屏山县探索形成了助力农产品销售的“宇桂模式”,帮助果农稳定销售渠道、抵御市场风险、降低生产成本,让脱贫产业带动增收更有保障。
国企专门找市场
屏山县种植茵红李面积达8000公顷,涉及全县9个乡镇4.2万户农户(其中脱贫户0.45万户)。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介绍,为解决水果销售问题,2020年3月,屏山筹建了县属国有独资公司——屏山县宇桂商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宇桂公司),牵头负责全县茵红李等特色农产品的销售服务,重点解决脱贫户农产品销售难题。宇桂公司作为头部企业,牵头建立县、镇、村一体负责农产品销售的“宇桂模式”,即县级公司整体负责屏山茵红李等特色农产品宣传、营销;乡镇分公司负责区域农产品宣传、营销,并与各村资公司签订合作协议;村资公司受委托组织农产品收购事宜,将服务触角延伸到田间地头。
据了解,宇桂公司成立后组织专业团队赴长三角、大湾区、成都、重庆等主销区对接,建立稳定的茵红李销售渠道。同时,公司与安能、邮政、“云背篓”等电商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跻身“832”消费扶贫平台、电信“天虎云商”、建行“善融商务”等知名营销平台,拓展营销网络。此外,公司通过自营直销方式向市内外50多家商超供应水果、蔬菜等农产品,扩大影响力。2022年宇桂公司实现水果销售近2亿元。
果农田间卖水果
来到锦屏镇锦屏村,果农忙着在枝头采摘茵红李,电动三轮车在田间来回穿梭转运,村资公司收购人员忙着称重装箱。据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介绍,在茵红李上市季节,宇桂公司按订单需求分别向全县100多个村资公司下发收购计划。村资公司根据收购计划和品质要求,分批次收购村内茵红李,并开辟脱贫户绿色通道。茵红李到户收购价格不低于市场价,遵循优质优价、区域同价的原则,销售款项由村资公司直接与农户结算。收购完成后,村资公司负责将茵红李统一转运至镇公司贮藏、保管。镇公司开展分级包装,实现水果统一标准、统一品质销售。
公司负责茵红李等水果销售环节,解决了农户因信息不对称出现的水果滞销积压等问题。据锦屏镇白果村脱贫户李某介绍,原来自己家里只种了3亩左右茵红李,每年收入就两三万块钱。虽然想扩大种植面积,但茵红李成熟季度较集中,怕卖不出去,一直没敢扩大种植面积。2021年、2022年他与宇桂公司合作后,在家门口就把地头的李子卖完了。因此,今年他又转包了外出农户的果园,如果年份好,今年他们家里卖李子的收入将超过10万元。
种果收益有保障
来到锦屏镇茶叶村,有村民反映,2021年村里几个种植大户将茵红李卖给外地水果商,由于种种原因,至今仍有60多万元销售款未到账。村委会负责人介绍,宇桂公司是县属国企,果农将茵红李卖给公司,定时结算款项,基本上不用担心任何经营风险问题。同时,宇桂公司还利用“集采”优势,为合作果农提供低价高效肥料、优质种源、信息技术等服务。
调研发现,“宇桂模式”采取集约化购销模式,提高了水果销售的规模化程度,避免了农户之间相互压价的恶性竞争。据县农业局负责人介绍,“宇桂模式”大大提升了屏山茵红李定价权,2022年,屏山茵红李包园价格从2021年的2.5/斤上涨到3.7元/斤,全县12万亩茵红李实现平均价格达到3.6元/斤。其中,2万亩标准化基地平均价格在4元/斤以上。今年,屏山茵红李开园价格达到4元/斤,比去年同期上升1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