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3 来源:中国信息报 2023年06月15日
■ 张恒
快递服务协议客户价格调查(简称“快递服务价格调查”)是在北京、上海、江苏等9个省(直辖市)开展的价格调查。这项调查工作样本量不大,但如何精准高效的获取快递服务协议客户价格数据,及时了解价格波动的市场因素,笔者浅谈几点个人体会。
据笔者了解,当前快递服务价格调查在调查过程中主要面临以下两方面不足。
一是定价机制复杂,同质可比难。快递协议客户价格通常是快递企业与协议客户双方根据协议客户的业务量级单独约定,价格不公开且协议合同里往往只约定一个基准价格,实际价格则根据客户的实际业务量核定,因此不同客户价格均不相同。而且快递公司协议客户数量多,快递服务营业网点计算所有协议客户的平均价格难度较大。
二是价格数据敏感,核验难度大。协议客户由于哪家价格低就选择哪家,导致快递企业之间抢夺协议客户的竞争十分激烈,因此快递企业往往将协议客户价格作为企业的核心机密,快递企业在提供协议客户价格数据时,心中会有顾虑。同时由于快递协议客户价格不公开,且各企业对协议客户价格数据管理严格,难以通过其他渠道来验证数据。
面对上述问题,如何做好快递服务价格调查?笔者认为可以这样去做。
优化调查流程,强化管理效能。一是人员安排到位。增设人员加强快递服务价格调查工作,并通过以老带新模式带领新人尽快熟悉业务,业务人员也要主动加强学习,尽早胜任调查工作。二是学习培训到位。定期召开快递服务价格调查相关培训会议,详细培训协议客户价格计算方法和报送要求,全面提升专业人员和企业统计员业务能力。同时在人员工作交接时,对调查涉及的规格品选取、价格采集、报表上报等进行一对一指导,确保交接工作稳定有序。三是各方配合到位。注重部门联动,与快递行业主管部门建立信息共享互通机制,开展联合扩样、协同调研等工作,在此基础上高度重视政企互动,加强与调查企业沟通联系,做好调查样本增删替换、统计人员变更培训等工作,确保调查顺利实施。
因地因企施策,提升调查规范性。一是制度规范化。进一步完善快递服务价格调查的业务规范、数据质量岗位责任等规章制度,将工作任务和标准、报送时间、三级联审要求等进一步予以明确,并确保制度执行规范。二是管理标准化。按照国家方案要求,及时建立调查样本信息库,定期更新加盟品牌、市场规模、业务结构、统计人员等信息,严格执行网点及人员变动报备登记制度,强化原始记录凭证管理,建立相关台账确保过程规范。三是流程法治化。注重依法推动,常态化开展法治宣传,要求调查企业规范设置原始台账、按时准确填报数据、接受配合统计检查,并结合年度基层基础和数据质量检查,重点检查快递服务价格调查样本企业情况,抓好末端规范。
强化审核评估,确保价格走势精准。一是优化初审流程。逢报表期,专业人员提前两天给企业发送报表上报温馨提示,做好前期催报工作。在保证时效性的前提下严格执行即报即审制度,对规格品波动情况进行针对性审核,确保数据准确可靠。二是强化会审把关。报表上报后,在专业人员对上报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和价格趋势合理性进行初步审核后,推行包括处室集中会审、领导把关终审一系列流程的审核机制,提高数据质量。三是强化协调评估。在做好数据完整性、逻辑性审核的基础上,密切关注邮政快递行业市场动态,多方面收集信息资料,加强全局性、关联性趋势审核。并结合电话调研和数据审核情况,合理评估协调企业上报数据和填写数据变动说明,确保数据上报的科学性、合理性。
(作者单位:国家统计局温州调查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