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三熟”让边疆农民腰包鼓起来

——云南德宏州特色农业发展小记

版次:05 来源:中国信息报    2023年06月08日

  ■ 陈应代

  发展乡村特色产业,促进农村产业兴旺,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途径。近年来,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充分利用热区资源,大力发展“甜玉米+甜玉米+水稻”“冬马铃薯+无筋豆(西瓜或其他蔬菜)+水稻”一年三熟的特色产业种植模式,在保证粮食作物不减产的同时,又能促农增收。

  甜玉米收购价创历史新高

  今年以来,各地消费逐渐恢复,市场需求增加。收购商纷纷涌入市场竞相收购优质甜玉米,甜玉米收购价创下历史新高。相较于去年同期3800-8000元/吨的收购价,今年春节前后一度达到1万元/吨,后期回落至5500元/吨,当地农民将甜玉米称为“小金条”。

  得益于德宏地区冬季温度较高,甜玉米成熟较早,第一季甜玉米可在10月种植、12月末至1月初收获,比东南地区成熟更早,收购价相对较高;第二季甜玉米在2月末种植、4月收获,尽管本季收购价格一般低于前一季,但由于气温升高,甜玉米的产量会增加10%-20%,农民的收益仍然较为可观。

  此外,甜玉米的秸秆具有较高的饲料价值,经过粉碎处理后可作为青储饲料,能够有效降低养殖业成本,对于当地农民而言,不仅提高了甜玉米的经济效益,还为养殖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马铃薯实现产量价格“双丰收”

  马铃薯既具有经济作物的属性,也是重要的粮食作物。近年来,德宏冬马铃薯的收购价格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今年收购均价更是从去年的2000元/吨上涨至3000元/吨。德宏冬季气温较高,与甜玉米类似,马铃薯的成熟时间早于东南地区,收购价格普遍较高。

  一方面,马铃薯的收购价格高、产量大,部分薯种产量可达2.5-3吨/亩,能种植冬马铃薯的田地被当地薯农称为“万元田”。另一方面,种植马铃薯既能保证粮食产量,又能切实提高农民收入,对于平衡经济利益与保证粮食产量,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

  今年,德宏州冬马铃薯种植面积达29万亩,预计产量为54万吨(鲜薯)。每吨价格同比增加1000元,总产值将增加近5.4亿元,“双丰收”为当地农民带来了丰厚的收益,同时也促进了德宏农业产业的持续发展。

  低成本无筋豆独具优势

  无筋豆作为一种“短、平、快”的冬季经济作物,具有周期短、销量大、收益高的特点,非常适合作为轮耕作物。在马铃薯种植结束后,再种植一季无筋豆,既不会影响农户在秋粮季种植水稻,还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进一步提高农户收入。

  在助农增收方面,无筋豆也具有独特的优势:一是可错峰上市。德宏州无筋豆的上市时间早于北方省份,因此能够远销至上海、武汉等地,今年德宏的无筋豆收购价格在3600-9000元/吨之间。二是种植成本较低。无筋豆种子价格便宜,化肥需求少,豆架一次购买可多年使用,综合成本约为1000元/亩。三是产量高。无筋豆亩产量在1.3-1.5吨左右,据芒市镇拉怀村村民反映,按市场收购价格8000元/吨计算,纯利润接近万元。四是轮耕轮作能有效减少农作物的病虫害,为农户带来更高的产量和收益。

  根据田地和水源情况的不同,也会有部分农户种植西瓜、小瓜等蔬菜瓜果。

  一田多种促稻米增收

  德宏米业的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品种资源。德宏州自然条件优越,拥有丰富的日照、降水,为稻米种植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目前全州有两个国家级产粮大县。除拥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遮放贡米”,还有“德优8号”“软88”等优质水稻品种,这些品种颗粒饱满、口感滑爽、香味浓郁,颇受市场欢迎,为德宏米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稻米种植上,德宏地区采用轮作种植模式,在种植甜玉米或马铃薯之后,土地已经富含充足的养分,无需再施肥就能让水稻顺利生长、茁壮成长,这样一来就减少了化学肥料的投入,降低了水稻生产成本。

  在政策支持上,德宏州政府高度重视德宏米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稻米生产和市场推广,助力德宏米业的繁荣发展,在保证粮食不减产的条件下,为其他经济作物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全州常年粮食产量稳定在70万吨左右,已连续多年成为云南省唯一粮食净调出州,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

作者:陈应代
此报纸需要付费才能观看
激活报卡 购买报纸
激活成功后,该报卡号将与您的账号绑定,将不能取消或者修改
已激活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