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完善小麦整割整测

——来自河南调查总队试点实践的感悟

版次:03 来源:中国信息报    2023年04月03日

  原永红 绘图

  ■ 石磊

  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积极探索改进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抽样调查方法,在新乡等地开展小麦整割整测工作试点。笔者结合试点实际情况,就如何做好小麦整割整测工作提几点看法。

  整收整测是对相应调查地块进行全部收割,基于地块粮食产量和播种面积计算地块单产的一种调查方式。针对小麦、玉米、稻谷等主要粮食作物,现场收割调查地块全部粮食作物,在粮食样本达到要求的含水量时,实地测量样本重量,进行单产测算。相较于目前采用的实割实测,整割整测具有如下三点优势。

  一是有利于推进农业统计现代化改革。整割整测是对整个样本地块机械收取,具有速度快、效率高等特点,并且收割脱粒同步进行,只需称重就可以实时得到单位面积的产量数据。而通过卫星遥感影像、无人机航拍等方式又可以准确地统计出收割地块的播种面积,亩产很快就能计算出来。

  二是有利于减轻基层调查人员负担。整割整测的调查方式可以将基层调查人员从传统实割实测的收割、晾晒、脱粒、除杂等环节中脱离出来,大幅度减轻基层调查人员的工作量,使辅助调查员从繁重的业务工作和调查工作中解放出来,减轻调查员的工作压力。

  三是有利于提高数据质量。传统的实割实测调查环节对调查员的业务水平和责任心依赖较高,对踏田估产、实测、脱粒、晾晒、称重等完全依赖人工的关键环节缺乏技术监控。而整割整测可以将实割实测环节中的人为、误差等因素降到最低,能杜绝收割、脱粒环节偷工减料等影响产量问题现象的发生,提高数据质量。

  虽然整割整测可以提升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抽样调查数据质量,但在试点工作中发现,整割整测也存在人工和资金成本较高、受天气因素影响较大等不足。对此,笔者认为可以进行如下改进:

  积极开展试点,加大探索力度。一是各地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考虑不同粮食作物品种、不同地形地势、不同农业设施条件等对整收整测相关工作的影响,根据各地区实际,制定出符合制度,适合本地区的有效规范的工作流程和规程。二是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探索在收割机上加装测产仪等方式,开展整收整测试点工作。

  结合实割实测结果互相印证,对比评估。在试点中,与实割实测结合,对比验证科学性。根据河南在新乡的整体测试结果,搭载的谷物产量监测系统的自动测产收割机能够对小麦进行精准收割,机器测算亩产与常规的实割实测方法推算结果基本一致,误差率在2%以下,已初步具备在农业统计调查中应用的可能性。

  加大新技术在测产中的应用。加快新技术、新设备在农业调查中的推广应用,综合运用遥感和大数据等技术建立产量模型,推进现代化的农业测产方式。一是推进光谱测产,农业是遥感应用中最重要和最广泛的领域之一。通过收集分析各种农作物不同生育期的光谱特征差异,利用遥感影像记录的地表信息,识别作物类型,监测作物长势,预测作物产量。二是研发适合调查部门使用的测产仪器,用高精度水分测量原理、倾角和振动补偿称重原理实现粮食作物“边脱粒边测产”,当抽中地块收割结束后,测产仪便可获取相关信息并实时传送,包括作业进度、地块面积、粮食产量、水分杂质等指标数据。

  加强人员培训。要强化培训力度,开展现场培训,在整割整测工作现场,结合平时调查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重点培训,促进调查人员整体素质不断提高。找准工作的薄弱点,针对整割整测工作中存在的疑点、难点问题,成立攻关小组,及时解决问题,分享经验,并且通过剖析问题出现的原因和解决的办法让接受培训人员更利于理解,加深印象。及时做好各单位疑难问题的解答工作,建立微信交流群,方便各级调查员交流信息,分享经验,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及时总结过往调查中出现的问题,纠正错误,提升业务水平。

  (作者单位: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

作者:石磊
此报纸需要付费才能观看
激活报卡 购买报纸
激活成功后,该报卡号将与您的账号绑定,将不能取消或者修改
已激活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