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3 来源:中国信息报 2022年11月28日
■ 黄萍
新一轮住户调查大样本轮换工作已于今年全面启动,国家统计局首次在摸底调查中启用“E调查”APP采集调查数据,将纸质问卷数据采集方式转变为使用手机即采即报,摸底调查数据采集和处理效率明显提升,但从辅调员使用反馈情况看,该软件部分功能尚待进一步优化改进。笔者根据在国家统计局深圳调查队工作实际,浅谈优化该软件常规调查问卷数据采集功能的几点思考。
目前,使用“E调查”APP采集住户调查相关问卷数据,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E调查”APP必须联网使用,在楼道等相对封闭、互联网信号较差的区域,会出现软件打不开,或部分功能按钮点击无反应、无法正常使用等问题;摸底表录入界面的“暂存”功能不稳定,如果辅调员将未完成、无法上报的调查数据“暂存”,可能出现因网络波动导致数据丢失的情况。
二是“E调查”APP仅显示住宅的点码信息,辅调员无法直观地通过点码识别抽中住宅的详细地址,必须携带抽中住宅清单,按照住宅地址找到该住宅的点码,才能较快在“E调查”APP的住宅列表中找出该住宅。
三是“E调查”APP的住宅列表按照点码升序排列,没有提供相关检索功能,也未设置已完成调查和未完成的住宅分开显示、分类查找的功能。打开某个住宅的摸底表录入界面,退出后软件就会自动定位到该调查小区的1号住宅,导致每次查找住宅必须从1号住宅找起,耗时较长且麻烦。
四是摸底表录入时,调查员的姓名、编号、电话与问卷一审人签名、复核人签名等信息均需要逐个住宅手工录入,且需重复录入户主的姓名和联系电话。
笔者认为,针对“E调查”APP使用中的问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改进。
完善离线应用功能。为避免入户调查时因手机断网,导致“E调查”APP无法正常使用,影响调查工作顺利开展,建议参照“E记账”APP离线模式下在手机中生成对应的数据库,将录入的调查数据储存到手机上的本地数据库,确保辅调员在断网时可以继续使用“E调查”APP,且在手机联网后自动将本地数据库的信息上传到服务器。另外,优化该软件的“暂存”功能,允许辅调员在联网状态下使用该功能,将未完成的问卷数据上传到服务器,降低数据丢失风险。
住宅列表上增加地址信息。“E调查”APP的住宅列表界面上,依次显示了住宅点码、调查进度(未开始调查/正在调查中/已完成调查)、摸底表即M卷的填报情况(未填报的带红色×图标,已填报的为绿色√图标)三项信息。辅调员可以根据“E调查”APP上M卷所带的图标,了解每个住宅的调查进度。因此,建议将住宅点码下方的调查进度信息改为住宅地址,帮助辅调员直观识别住宅。
优化住宅列表显示界面。在住宅列表界面上,建议在左侧增加建筑物信息,可按建筑物名称查看住宅;上方增加查询功能,可通过楼栋、房号检索住宅;查询功能下方增加按调查进度分类显示住宅列表功能,可选择查看全部、未完成、已上报的住宅列表,方便辅调员快速查找相关住宅。
确保必要信息能自动获取。提供调查员姓名、编号、电话与问卷一审人签名、复核人签名等信息的自动获取功能,即当辅调员在“E调查”APP上首次录入上述信息后,软件可以自动将这些信息写入该调查小区所有未开始调查的问卷中,且允许修改。由于绝大多数住宅的被访者就是户主,纸质摸底表上也只需要填写户主姓名、联系电话,建议将“E调查”APP上的被访者姓名、联系电话信息,自动同步到相关住宅的户主姓名、联系电话。
(作者单位:国家统计局深圳调查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