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粮实测有感

版次:04 来源:中国信息报    2022年11月25日

  ■ 熊建明

  每每秋粮实割实测的时候,看着连片黄澄澄、沉甸甸的稻穗,常常让我百感交集。习总书记说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里。吃饭问题乃“国之大数”,作为统计调查人一定得把粮食数据测清楚。

  还记得小时候我家是缺米的,特别青黄不接的时候,总是用煮黄南瓜当主食,父母给我们兄弟弄几颗珍贵的糖精,甜中带苦,如今每每看到黄南瓜,必定胃泛清水,可见烙印不浅。粮食金贵,自然珍惜了,每年收获的季节,一放学就直奔田头捡“稻头”“麦头”,其实收割粮食的人也很仔细,半天能捡二三斤已属“丰收”了。我主要捡那些被踩到泥土里的,挖出来洗干净,还是一枚令人怦然心动的稻穗。由于捡得人多必须眼尖,但若同时看到只能比谁手快了,如果手同样快,就得靠点力气,由于打小长得结实,很少吃亏,因此总是有人告状到父母跟前,到了晚上往往免不了一顿打,还不得不上门把捡来的稻穗都送给那个“仇家”。

  不过最怕的是,正捡得开心,一群鸭子突然从你身后窜出来,眼睁睁地看着它们一路扫荡,胆大的还把我手上的几条都抽走,我们还不能赶走它。这些鸭子是隔壁阿二家的,他家父亲去世得早,家里没有主要劳力,靠鸭蛋换米的。虽心有不甘,但不能与阿二家鸭子争,这是父亲给我划的“红线”,也只能换地方捡了,现在想想还有丝丝悲凉涌入心底。

  捡麦头是有奖励的,每年过年前,母亲会把我们兄弟捡来的麦头脱粒、晒干、炒熟、磨粉,加点白糖,冲点水,搅拌一下,麦香扑面而来。不加水干吃也可,但噎着是常事,不小心还会喷个大花脸,炒麦粉绝对是儿时美味,没有其二了。

  除了捡稻头、麦头,还偶尔捡“番薯(sha)”,这个“sha”应该是主人家已收割过,总有遗落的意思。当时平原地区种番薯的很少,想吃只能用谷子换,如果能捡到几个,弥足珍贵了。这个完全是体力活儿,上面是一层已经翻过的土层,只能把这层土重新翻一遍,挖得比原来主人的更深点,几分地会有几个,也往往是属于残次品。如果偶尔挖到个大的,先是猛地扑上去,双手紧紧捂住,一阵尖叫,马上闭声,眼观四方,用力且小心挖空“宝物”边上的泥土。这是决不能挖破的,如同寻山人挖到千年老参……

  回想往事,饿过肚皮、捡过稻头、挖过番薯、也因为几枚麦穗打过架,倍感一口饭来之不易。如今我要小心翼翼地找样方、定位置、取样本、查遗漏,做到面积内一粒不少,面积外一穗不收,誓把数据搞明白!

作者:熊建明
此报纸需要付费才能观看
激活报卡 购买报纸
激活成功后,该报卡号将与您的账号绑定,将不能取消或者修改
已激活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