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3 来源:中国信息报 2022年10月26日
■ 褚春阳
近年来,河南省洛阳市明确提出以乡贤返乡创业为抓手,发展乡村产业,促进乡村振兴,带动农民增收。乡贤的释义为品德、才学为乡人推崇敬重的人。在过去,他们是古代中国乡村社会建设和乡村公共事务的主导力量。当代的新乡贤是指根在农村、情系家乡的在外人员,具体包括从乡村走出去的企业家、外出务工人员、大学毕业生、退役军人、退休的公职和科技人员等。新乡贤不仅具有传统乡贤的一般特征,如乡土情怀、道德品行、伦理情操等,还有现代的知识、技能和新的文化视野,既可以发挥道德指引的作用,还可以起到新文化、新观念、新思想、新技能、新业态传播者的作用。分析研究新乡贤返乡创业现状,探索进一步发挥乡贤作用的相应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近期,洛阳市统计局针对新乡贤返乡创业情况进行了专项调查。
返乡创业乡贤初具规模。乡贤返乡创业管理机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洛阳市累计收录乡贤7.47万人,落地项目1250个,领办各类实体6609个,带动就业18.90万人。对七个县的专项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受访的42个行政村共有乡贤605人,其中返乡创业乡贤302人,每个行政村平均有返乡创业乡贤7.19人。返乡创业乡贤以男性为主,共计244人,占返乡创业乡贤总数的80.8%。具有本科学历的乡贤24人,占返乡创业乡贤总数的7.9%;具有中专学历的乡贤50人,占返乡创业乡贤总数的16.6%;具有高中学历的乡贤176人,占返乡创业乡贤总数58.3%;初中以下学历的乡贤52人,占返乡创业乡贤总数的17.2%。受访行政村返乡乡贤共创办经济实体216个,带动当地农民5988人实现就业,平均每个实体带动27.72人就业。
实现人生价值是主要动机。对116位返乡创办实体的乡贤进行调查显示,80位乡贤返乡创业的动机是带动群众就业致富,为家乡造福,实现人生价值,占69%;62位乡贤返乡动机是想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占53.4%;61位乡贤表示返乡创业是因为政府相关政策的支持,回乡发展底气足,占52.6%;47位乡贤表示返乡创业的动机是能够获得更高的收入,占40.5%;42位乡贤表示返乡创业的动机是解决就业问题,占36.2%;9位乡贤表示返乡创业的动机是家乡劳动力资源丰富等原因,占7.8%。
享受优惠政策颇多。2021年以来,大批返乡创业乡贤享受到了洛阳市出台的一系列优惠鼓励政策。受访的116位返乡创办实体的乡贤(多选)中,66位乡贤表示得到了基层政府和行政村的场地支持,49位乡贤表示经营实体享受到了减轻税费负担的优惠政策,46位乡贤表示享受到了优化金融服务的相关政策措施,46位乡贤表示享受到了完善创业保障的相关政策措施,44位乡贤表示享受到了突出示范带动的相关激励政策,43位乡贤表示享受到了强化创业培训优惠政策,36位乡贤表示享受到了财政奖补政策。
创业项目首重就地取材。选择创业项目是返乡乡贤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受访的116位返乡创办实体的乡贤(多选)中,71位乡贤认为自己选择的返乡创业项目能够利用家乡的自然资源,就地取材,占61.2%;59位乡贤表示通过打工积累了一定的资金和技术,看好选择的项目发展,占50.9%;42位乡贤表示以前打工时从事同样的行业,具有前期经验,占36.2%;16位乡贤表示亲戚朋友有资源,可以在生产经营中相互关照,占13.8%;10位乡贤表示有国家政策鼓励,看好特色农业生产、乡村养老等产业前景,占8.6%。
创办实体经营收入增幅较高。调查数据显示,116家乡贤创办的经济实体共拥有员工4501人,平均每个实体拥有员工38.80人;创建至今累计投入资金共15.01亿元,每个实体平均投入资金1293.97万元。70家实体当前资产超过了200万元,占全部受访实体的60.4%,位居首位。116家乡贤创办的经济实体2021年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1.29亿元,其中,99家实体营业收入保持增长态势。在这99家营业收入保持增长的实体中,53家实体表示营业收入增长幅度接近10.0%,占收入增长实体的53.5%;36家实体营业收入增长幅度在10.0%-20.0%之间,占36.4%;4家实体营业收入增长幅度在20.0%-40.0%之间,占4.0%;6家实体营业收入增长幅度达40.0%以上,占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