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培育机制日渐完善

版次:05 来源:中国信息报    2022年08月04日

  ■ 赵万强 冷丁

  近年来,四川省南充市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契机,创新农村经营组织形式,大力培育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助推现代农业发展。近期,国家统计局南充调查队对辖区内市县农业农村局以及60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要负责人开展了走访调研。结果显示,南充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机制逐渐完善,农业发展态势良好。

  示范培育

  催生经营主体由量变到质变

  南充市以项目建设为契机,坚持从示范引领入手,授予技术先进、管理规范和效益明显的经营主体示范称号,打造了一批本地区不同产业、不同模式的示范典型。

  目前,南充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达3万个,较2019年增长7.1%,数量排全省前列。其中,农民合作社9457个(国家级、省级和市级示范社分别有40个、202个和840个);家庭农场1.5万家(省级、市级和县级示范场分别有259个、771个和1634个)。2021年,全市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累计流转土地面积239万亩,农民合作社实现经营收入30.7亿元,家庭农场经营土地面积107.7万亩,销售农产品价值52.5亿元。

  创新机制

  实现经营主体由乏力到聚力

  南充市着力破解单个农业经营主体技术、信息、智力支持等不足的难题。一方面,建立培训和帮扶机制,对粮油、生猪、柑桔、牛羊、蔬菜等产业经营主体开展结对帮扶。建立“产业科技创新联盟”等农业科技创新平台,支持农业创客、返乡大学生创新创业,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2处、专家大院24个、校地合作单位8个;组建1100人的辅导员队伍和122个专家服务团队,为农业经营主体培养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积极推动“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融合发展,推广“户建场”“场入社”“场接企”“场进园”的合作模式,创新利益联接模式,形成互助共进机制。

  要素支撑

  赋能经营主体由输血到造血

  灵活精准运用金融政策工具,为市场主体“输血造血”。一方面,南充市用好项目资金,出台财政奖补政策等配套措施,设立3000万元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投资引导基金和1000万元农业产业投资引导基金。近三年,省级下达南充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项目资金2.5亿元;市、县两级累计财政投入3.9亿元。另一方面,金融机构对辖区内3558户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实行授信,累计授信金额达40.98亿元。2021年,全市辖区内银行业机构累计发放500万元以下普惠型农户经营性贷款158.7亿元,累计惠及11.2万户。优先为农业经营主体安排高标准农田、产业道路、农田水利、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等涉农项目,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对所有涉农税费一律执行最低标准,积极开展育肥猪价格指数保险,扩大果蔬、畜禽、中药材等特色险种覆盖面,新推出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22个,适当提高保障额度,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

  擦亮品牌

  推动经营主体由做大到做强

  从所调查农业经营主体类型看,规模户占20%,家庭农场占6.7%,农民合作社占53.3%,农业企业占20%。经营范围主要涉及粮食、经济作物、畜牧、农机服务等领域,少数涉及休闲农业等第三产业。对使用“好充食”南充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且年销售收入达到一定额度的“三品一标”及驰名、著名、知名的农产品品牌创建主体优先安排涉农项目支持,给予一次性财政奖补,并纳入省、市级示范评选推荐对象。例如,营山、顺庆等县对获得省、市、县级称号的家庭农场分别给予2万-10万元不等的奖励。2021年,南充市新拓展“好充食”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授牌管理培育企业250家,认证“三品一标一道”农产品400个以上,“好充食”品牌溢价突破20亿元。

作者:赵万强 冷丁
此报纸需要付费才能观看
激活报卡 购买报纸
激活成功后,该报卡号将与您的账号绑定,将不能取消或者修改
已激活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