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3 来源:中国信息报 2022年06月22日
■ 李洋
为了解居民与企业对数字化政务服务的真实体验,国家统计局济南调查队近期开展了专项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数字政务服务得到居民与企业的广泛认可,但仍需补齐技术短板,提升服务质量。
数字政府建设满意度高
在数字政务服务使用方面,在调研的354名居民中,74.6%的居民使用过数字政务服务。日常生活类缴费和社保查询办理服务的使用率较高,分别为88.6%和74.2%。在调研的82家企业中,80.5%的企业使用过数字政务平台,缴费纳税业务的使用率为81.2%;社保办理、证照办理和项目审批等服务的使用率均在五成以上。
在线上办理便捷性方面,94.7%的居民认为线上办理相比现场办理更具优势。其中,90.9%的居民认为线上办理更加快捷,74.6%和72.7%的居民认为减少跑腿和避免排队。81.2%的企业认为线上服务简化了审批程序和流程,77.3%和63.4%的企业认为避免了跑腿排队和缩短了审批时长。
在政府数字化建设给生活带来的变化方面,90.0%的居民认为享受到了公共服务的便利与快捷,79.6%的居民认为有效缓解了办事难、办事慢和办事繁的问题,70.1%的居民认为政府的公共治理水平显著提高,67.1%的居民认为对疫情防控起到积极作用。
数字政府发展存在短板
服务水平存在差距。在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进程中,标准规范化程度以及数据资源体系的汇融等方面与发达地区存在明显差距,通过大数据分析决策的精准化和智能化服务仍处于探索阶段。
宣传引导存在不足。在没有使用过数字政务服务的居民中,47.8%的居民对此一无所知,38.9%的居民担心遭遇网络诈骗,33.3%的居民担心信息泄露;在没有使用过数字政务服务的企业中,50.0%的企业担心流程复杂不易操作,25.0%的企业担心不如现场办理便捷有效。
技术保障存在不足。59.5%的居民在使用过程中发现不足,其中,主要问题集中在提交资料过多(46.5%)、注册认证过于麻烦(39.5%)和在线答疑不详细(36.3%)等。84.8%的企业在使用过程中发现不足,其中,主要问题集中在缺乏有效的线上引导(41.1%)、平台缺乏相关政策宣传(39.3%)和部门与地区间存在信息壁垒(31.8%)等。
老年人和农村居民使用率较低。在60岁以上的居民中,从未使用过数字服务的占48.9%,87.0%的老年人感觉操作不便。在农村居民中,从未使用过数字服务的占40.0%,比城镇居民高出17.8个百分点。
促进数字政府发展的建议
完成与国家级政务平台对接,完善数据共享。65.5%的居民和51.2%的企业希望加强部门间的数据对接与整合,搭建一体化数字平台,更好地实现跨层级审批和跨区域办理。建议深入推进国家级业务系统与全国一体化政务平台的对接贯通,实现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业务的数据整合共享平台。
筑牢安全屏障,打消用户的后顾之忧。59.1%的企业希望加大信息安全管理,防止企业信息泄露。应着力构建安全应急处理体系和数据安全保障体系,做好数据安全的网络监管和风险防范,打消用户的后顾之忧。
优化系统操作,增强数字服务的便利化。着力打通信息壁垒,简化注册与认证流程,优化操作体验,优化在线答疑和实时引导等人性化设计,提高用户体验。
加强宣传推广,提高数字服务覆盖面。定期在公共场所以设置宣传展板、派发宣传资料等形式宣传推广数字政务服务,组织到基层、进乡村宣传团队,进一步扩大数字服务的覆盖面,同时借助媒体的传播能力,向广大群众推广优质的数字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