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8 来源:中国信息报 2022年06月02日
■ 刘巍
“六一”国际儿童节来了,我坐在空调房里工作的时候,总怀念儿时的夏天。几毛钱的棒冰、井水泡过的西瓜、夜空里特别明亮的星星和流萤。谈到这些词汇,眼前还浮现了那些年动画片里的很多场景。
大闹天宫的孙悟空、本领超群的葫芦兄弟、神气活现的黑猫警长,还有宫崎骏电影中神秘的龙猫、移动的城堡、骑着扫把的魔女,这些在大人眼里的幼稚画面或胡思乱想,在小朋友眼里,却是梦幻而神奇的存在。而对于统计人来说,统计调查工作也同样应该是亲切的、贴近生活的,可以充满想象的,而不是枯燥的、冰冷的。
前年写了一篇《账本夜谈》,通过深夜会谈的账本们讲出了住户调查的故事,同事们都觉得挺有趣。去年国家统计局开展统计法征文,不少省市同事通过拟人的手法,抒发对统计法的热爱和情感。当前各地开展住户调查大样本轮换宣传,各种视频、图解中大量运用动漫卡通形式。在我看来,统计工作绝不是冷漠的上传下达,要让大家更深刻地理解统计工作,最质朴的语言、最贴近生活的形式才是最打动人心的。
小朋友的世界比我们大,大到装得下整个天地,成人的世界变小,小到只为身边的事情烦忧。在小朋友的眼中,世界充满着可能性。他们充满好奇心,他们乐于探索,他们纯粹、执著,不会被功利所扰,在这种眼光下看到的世界,比成人看到的更清晰透亮。在统计调查的道路上,有很多事情,我们要向孩子学习。
毕加索曾说“我在十几岁时画画就像个古代大师,但我花了一辈子学习怎样像孩子那样画画。”我们也是如此,费尽前半生努力成为一个严肃的大人,却要花上更多时间去寻找那些丢失的赤子之心。
读书读到《孟子》,看到了“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当时就很动容。老子也说:“含德之厚,比于赤子”,“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正因赤子的坦诚,所以小孩子没有成见,他们学东西最快,也最能看清问题的本质。
丰子恺在 《做人得有点“童心”》中说道:所谓赤子之心,就是孩子的本来的心,这心是从世外带来的,不是经过这世间的造作后的心。汪曾祺也是这样一个人,他对生活充满好奇,一直生活在人间烟火之中,一直在用一双好奇的眼睛打量着这个世界,所以他写出来的作品都是充满生活趣味的。无论是写字、做饭、散步,可能只是最普通的日常人事,他却深得其中的乐趣。
前些天看到2022年的一本新书《晚唐五代诗史》,提到晚唐和其他朝代儿童诗人的区别,宋代的黄庭坚八岁而写就的《送人赴举》诗云:“青衫乌帽芦花鞭,送君归去明主前。若问旧时黄庭坚,谪在人间今八年。”诗中充满了一种属于小孩的童真和傲气。小时候,我们没有受到过功名利禄的诱惑,做事往往凭借喜好,什么事都想奋勇争先,什么事都想做到最好。长大了,却对眼前的事总少了一些劲头,尤其是在统计调查工作中,有时为了完成工作而完成工作,有时潦草敷衍、急功近利。儿童的做事方法,反而应该成为我们学习的对象。我们应该常用“童心”这面镜子,来审视一下自己的统计之心。
在统计调查工作中,还需要像儿童一样保持好奇心。这是一个充满了机遇和挑战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改革创新的时代。前不久,有国家统计局领导在全国统计设计管理工作会议上指出:“着力在统计业务与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上下功夫,实现统计生产流程数字化改造取得突破。”对于统计人来说,始终需要积极去学习关于统计调查工作的新工具、新方法,紧盯统计前沿和实践需要,探索创新工作形式,去了解关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现代信息技术,并推动与统计工作融合。
如果有一天,统计人失去了好奇心,也就失去了向上的动力,失去和新时代、新变化、新发展接触的触角,永远躲在自己的舒适区内,也就离被淘汰不远了。
愿我们统心常新,童心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