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红土地讲述统计开放的故事

——第十二届“中国统计开放日”活动侧记

版次:01 来源:中国信息报    2021年09月13日

  ■ 本报记者 魏琳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9月9日,福建卫视演播大厅里回响着习近平总书记的叮咛,以“赓续红色血脉 奋进统计未来”为主题的第十二届“中国统计开放日”活动大幕开启。

  国家统计局主办的一年一度的“中国统计开放日”,如今已成为统计部门推进公开透明的品牌活动,成为社会公众了解统计、认识统计、贴近统计的桥梁和窗口。今年恰逢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国家统计局在“党史事件多、红色资源多、革命先辈多”的福建大地上举办开放日活动,讲述中国政府统计公开透明的故事,别有一番意义。

  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兼国家统计局局长、党组书记宁吉喆和福建省委副书记、省长王宁一番热情洋溢的致辞后,一段气势恢宏的开场舞蹈《向大海》让人们仿佛在万千数据中看到了统计发展的美好图景,在中流击水中看到了为国统计、为民调查的豪情,在劈波斩浪中看到了统计人舍我其谁的无畏气概。

  随后,微纪录片《红土地走出的中国统计》带着人们来到了寻乌、来到了瑞金、来到了才溪乡……无论是寻乌调查、兴国调查,还是长冈乡调查、才溪乡调查,人们从中看到的,是统计人对代代传承的红色血脉的追寻,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熠熠光芒,是对“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铿锵论断的坚守。

  弦歌不绝,薪火相传。寻着红色统计的历史一路走来,一代代统计人触摸到了属于他们的统计生涯。一部以一张旧照片为线索的情景剧《一张跨越58年的700人照片》唤起了人们的回忆——这是一张1963年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全国统计等部门代表的留影,几经周折,终于在北京“大北”照相馆找到了底片并修复如初。这张珍贵的700人的老照片,见证了老一辈统计人为国家作出的贡献,见证了他们矢志不渝追求真理的执着。

  人们都说,小小的账本是民生发展的度量衡。福州市台江区苍霞街道的居民生活近年来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一位街道干部深情地讲述了这样一段故事——

  2000年7月2日,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同志冒着近40度高温,走进拥挤、闷热的苍霞棚屋区,看到7户人家27口人的蜗居,当场作出了改造苍霞棚屋区的重要决定。短短10个月后,近1万居民搬进了祖祖辈辈梦寐以求的新居。20年来,总书记当年的那句“请给群众捎个话,政府一定不辜负大家的期盼,把好事办好。”激励着当地不断改善人居环境,为群众造福。可以说,福州日新月异的变化,就藏在每一个记账户那小小的账本里,就藏在那密密麻麻的一笔笔账目里。

  苍霞新城的变迁如同一个鲜活的样本,生动诠释了我们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而国家脱贫攻坚普查如同一场扎实的检验,也见证了无数真实感人的脱贫事例。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的下党乡干部,声情并茂地讲述了他们以“滴水穿石”的精神和“弱鸟先飞”的意识努力摆脱贫困的真实故事。

  这时,大屏幕上出现了一群来自天南海北的统计人。他们操着不同的口音,来自不同的地域,却都以统计为毕生事业,以真实为人生信条,用数据记录伟大的时代,展现经济社会的变迁。望着他们,人们仿佛看到了一个个鲜活而生动的数字,在直观的对比中、在曲线的变化中、在箭头的升降中,将国家发展进步的速度表达得清晰而生动。

  紧接着,一首激情澎湃的诗朗诵《统计的星河》,诉说了统计筚路拓荒的过往和生生不息的希望——从辛勤耕耘、苦干实干的老一辈统计人,到运用新技术新手段开创智慧统计的新一代统计人,不变的是执着与奉献。

  当宁吉喆局长向王宁省长赠书时,现场气氛达到了高潮。这是由国家统计局组织编纂的《迈向高质量发展——“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报告》和《人间奇迹——中国脱贫攻坚统计监测报告》两本书。书中以鲜活的文字报告和翔实的统计图表,展现了“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回顾了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光辉历程。

  “这次开放日活动,是统计部门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的重要内容,也是进一步推进统计公开透明的务实举措。”在随后的记者见面会上,宁吉喆局长就统计数据公开、当前经济运行和统计督察等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中国政府统计公开透明是一首永恒的歌。伴随着生动、丰富的第十二届“中国统计开放日”活动,统计公开透明不仅让统计人增添了一份不懈奋斗的志气,还增加了一份勇担统计重任的底气。

作者:魏琳
此报纸需要付费才能观看
激活报卡 购买报纸
激活成功后,该报卡号将与您的账号绑定,将不能取消或者修改
已激活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