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三策”解“三难” 织好农村物流网

——湖北农村物流情况调研

版次:05 来源:中国信息报    2021年08月19日

  ■ 贺怡

  近期,国家统计局湖北调查总队对9个市(州)、23个县(市、区)的78个农村物流配送点、437名居民及相关主管部门开展了农村物流配送情况调研。结果显示:湖北农村物流体系建设成效明显,农村居民对物流配送整体较为满意,但仍存“三难”,尚需“三策”应对。

  具体来看,农村居民对物流配送整体较为满意。村级物流设施覆盖面较高,70.05%的居民表示所在村社有物流配送点,超9成的居民表示满意或比较满意。在有物流配送点的村社中,46.13%的居民表示物流配送能满足其日常生产生活需要,44.44%的居民表示基本能满足,7.41%的居民表示不能满足,2.02%的居民说不清。半数以上受访居民本人或身边有农户通过网络渠道销售农副产品和土特产品,主要方式是朋友圈做微商(70.39%)、京东等第三方销售平台开店(64.81%)、直播带货(30.90%)、其他渠道(18.03%)和政府组织集中网络销售(17.17%)。

  调研中发现,农村物流配送中存在“三难”。一是农村物流配送基础设施建设有难点,主要表现在缺少物流集散场所、网络信息建设缓慢、运输仓储设备陈旧和乡村道路建设滞后等。二是农村物流网点运营布局有难点。与城市相比,农村物流市场需求相对较少,加上农村居民居住分散,快递企业在农村发展需要更多的成本投入。而且,部分农村地区较为偏远,当地农产品输出较少,快递公司布局建设积极性不高,导致经济相对落后、人口相对稀少的区域网点少,部分地区物流配送网点只延伸到乡镇,即使部分村社开设有快递点,但由于客户太分散、人力有限等原因物流也不会送货上门,在网络销售旺季时,也缺乏运力发送货物。三是物流配送服务质量提高有难点。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居民对服务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据对快递公司调研了解,较多用户投诉集中在快递末端网点,主要问题是投递延误、快递损毁、不送货上门等。

  缓解“三难”,笔者建议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加强政府统筹与政策扶持。一是政府层面做好规划设计,完善乡村道路、仓储、网络等基础设施和“市县乡村”四级农村物流体系建设。二是扶持龙头企业发展的同时,加强市场秩序监管。三是推动构建覆盖面广、时效性强的农村物流信息化平台,以物流信息处理能力提升来解决由配送地域分散、业务需求低、配送存在临时性和季节性等因素导致的物流供需衔接不畅问题。

  优化农村物流配送网络。整合电商、交通、商贸、农业、邮政等多方面资源,优化物流配送网络结构,提升农村寄递服务能力。一是引入第三方物流公司,对末端网点进行标准化设置,共同探讨规划运输路线,扩大配送范围。二是支持快递企业融入农村物流网点建设,以快递点为依托,利用现有党群服务中心、小卖部等平台,拓展相关业务,推动“一网多用”,使村社网点受益。

  大力培育现代农村物流人才。一是加强政策倾斜力度,从财政、金融等方面支持农村物流人才积累,创新人才政策,结合现有农村人才培养计划点对点开展人才培育,鼓励农民返乡创业,扶持农民自营快递发展。二是加强校企合作,推进人才培养,加大对农村物流员工培训力度。

作者:贺怡
此报纸需要付费才能观看
激活报卡 购买报纸
激活成功后,该报卡号将与您的账号绑定,将不能取消或者修改
已激活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