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永德村记账工作一瞥
版次:04 来源:中国信息报 2021年07月29日
■ 本报记者 魏琳 通讯员 张怡
“走走走,到我们乡下去看看,那里的辅调员和记账户有很多故事可写呢!”前几天,在海南省一个业务培训会上,国家统计局海口调查队队长彭桂洁拉着记者兴奋地说。
第二天,伴着热带水果的阵阵清香,我们驱车20公里,来到了位于海口市郊的永德村,见到了故事的主人公——辅调员王诗孝和他的记账户兄弟们。
只要用心都能做好
“阿福,你家这个卖黄皮的钱记上没有?”
“这个晚茶,字要写对!”
“你这个用语音输入买的东西后要注意删掉句号,要不然它就默认是个句子,系统就会报错。”
在村委会办公室门外,记者看到一个皮肤黝黑的中年汉子正一边上下翻阅手机,一边跟身旁的人说话。他就是辅调员王诗孝,旁边的人是记账户王群福。
2017年,海口市住户调查样本轮换,永德村成为调查点。在村委会工作的王诗孝被聘请为辅助调查员。4年里,他一手忙生产,一手忙工作,把自己的果园打理得井井有条,是村里有名的荔枝种植户,人称“荔枝王”。经历了几大普查的王诗孝,如今已成为村里有名的统计业务能手。
“我建了一个微信工作群,记账中有什么注意事项我就在群里通知,记账户有什么问题也在这里随时解决。有时我也发发小红包,让大家抢一抢,气氛融洽了工作就容易开展了。”淳朴的王诗孝跟记者拉起了记账家常。
“我联系的一个记账户有段时间生活不顺,户主没有收入,就靠老婆打零工为生,心情不好,就不想记账了。我隔三差五就去他家找他聊天儿,时不常请他们出去吃饭,有零工就及时介绍给他。一来二去,他也就不再提不记账的事了。只要能把记账这事儿弄好,自己搭(钱)点儿不算啥!” 坐在一旁的记账户王群富听了王诗孝的话,笑着说:“他这个人干事用心,干啥都认真,帮我们就像帮亲兄弟。”
“我们村四经普企业上报的信息错漏非常少,当时区里请我去给其他村的普查员介绍经验。我拒绝了,真没啥可讲的,只要用心都能做好!”王诗孝憨厚地说。
记账已经成了习惯
“原来觉得记账很麻烦,我们农民做不了这个事儿。现在记账已经成了习惯,成了每天晚上我们家必做的事儿。这是我刚买的手机,装的第一个APP就是记账软件。”说着,王绵炎掏出手机让记者看他的账。
王绵炎是永德村记账户中最认真的一位,但起初他的“记账之路”并不顺利。
永德村以火山地貌为主,石头多、荒地多,但土地富含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加上原本的荔枝生物群落,当地多数居民以种植荔枝、龙眼、黄皮等热带亚热带水果为生。独特的位置,造就了独特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打零工成了当地村民的常事儿。
王绵炎有时也会打些零工,比如在果树生长期,他就做修剪枝叶的活儿,果子成熟了,他就打工采摘……多笔临时收入都记在工资里,记账的后台审核就会提示“一户有多种收入,需核实”;每逢水果上市期,单日收入有可能过万元,如实登记后,记账软件就会提示“大额收入超限,账目需核实”;村镇生活安逸,很多菜、鸡蛋都不按斤两称重,而是按捆、按把抓或是按个、按筐卖,这就需要记账户将“捆”“把”“个”“筐”换算成公斤后再记账;本地肉类单价较高,记账软件会提示“单价超限,账目需确认”,等等,这些在最初都让他感到“挺头疼”。
“后来,调查队给我们配了电子秤,1秒钟就能把一堆蔬菜、鸡蛋等换算成公斤,一目了然,十分准确!再后来,我们记账习惯了,也就成了每天必须要干的事,账记不全老婆还会责怪我,我自己也睡不踏实。我们是在为国家记账,很光荣,要认真!”王绵炎略带腼腆地说。
“我们全市有60个调查点,永德村这10户记账户记账质量都很高。”彭桂洁动情地说:“全面、准确、及时记好家庭的每一笔账,很不容易!这‘习惯’的背后是记账户真的把‘为国记账’放在了心里。”
“国家的账,要认真记”
“每天晚上吃饭时,我就让家人各自说说当天的收支情况,我边听边记,耽误不了几分钟。”记账户阿龙说,“记账清晰的家庭,氛围都不会太差,这也是记账带给我们的意外收获。”
“这话没错儿!”坐在一旁的王诗孝讲了一个故事。
前段时间,有一户记账户两口子吵架,老公问老婆当天的收支情况,老婆不耐烦地回了一句“记不清”。老公继续追问,一来二去,老婆就生气了:“每天都问东问西的,买菜花了多少钱、买米花了多少,买瓶水也要告诉你,你是不是怀疑我乱花钱?”老公听了哭笑不得地解释:“这账是国家让咱们记的,我听说,我们家记的每一笔账都会影响到国家的政策呢!再说了,咱们每个月记账都有补贴,不记仔细了,我可没脸去领钱!”
王诗孝说,他当时就问那位记账户要不要他去家里解释一下?那位记账户得意地说:“不用了,搞定了!我老婆一听说是为国家记账,态度马上就变了。她觉得挺荣幸,还叮嘱我‘国家的账,要认真记’!”
在海口600户记账户中,有身患重症住院治疗时仍不忘记账的赖阿婆,有不顾换肾术后反应强烈仍认真记账的邓大姐,有既是记账户又是辅调员的热心人阿燕……一个一个普通的记账户,每天都在做着看似普通实则责任重大的“小事情”,他们活生生把那些琐碎的、不起眼的数字,变成了一个个音符,变成了一首首动听的“账本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