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农村住户调查数据质量刍议

版次:03 来源:中国信息报    2021年07月29日

  工作人员指导记账户电子记账

  ■ 何木子

  农村记账户因主体和区域的特殊性,电子记账管理相较城镇有明显的差异。笔者基于工作实际,结合农村居民电子记账的主要特征,浅析农村住户调查电子记账的“三破”与“三立”,对提高农村住户调查数据质量谈几点思考。

  疲倦期有待“打破”。电子记账开通“初期”,记账户处于适应阶段,最易出现“漏记、混记”等记录问题,但因“新鲜事物”出现,记账热情较高;进入记账“稳定期”后,记录错误明显减少,一般能按时记录家庭收支;随着电子记账的持续普及,现今很多记账户都处于第三个周期,即为记账“疲倦期”,此阶段的主要特征是记账错误较少,但是“懈怠”心理出现、记账笔数减少、漏记现象产生,此时重新唤醒记账户记账积极性尤为重要。

  差异性有待“突破”。由于住户调查的统计需求,农业类账目需要“单独记录”,调查员在电子记账开通初期及后续访户期间虽已反复教授,但进入记账“疲倦期”后,很多农村记账户错误记录“苗头”会再次出现,这就需要调查员和辅调员及时巩固指导;另外由于农牧业产品种类的庞杂性,对于字典库尚未收录的账目需要调查员单独指导记账户记录。

  顽固性有待“冲破”。在实际电子记账指导过程中发现,个别农村记账户存在“顽固性”漏记、忘记问题。虽然存在农村特殊购买现象和农忙时节无生活类消费的情况,但仍有个别农村居民是“主观”漏记和忘记,这部分记账户的顽固问题还需要调查员和辅调员反复沟通和督促。

  因地制宜、双管齐下,创立记账“时节”。为更好地巩固农村电子记账推广成果,调查员应根据农业经营的“时节性”特征加强记账指导,优化源头数据质量。一般来讲农村居民农业生产经营性支出多发生在一二季度,如购买种子、农药、化肥、柴油或其他农业生产资料及器械;“秋收时期”机耕机收费、生产雇工支出偶有发生;到四季度和次年一季度一般为“卖粮时期”,出售玉米、出售大豆及各类农作物产量应保证记录完整。建议调查员在不同的农业生产周期,利用住户调查平台强化农业账目审核,创立记账“时节”,制作“提醒卡片”,利用微信群、电话等方式反复予以提醒,避免重要农业账目“漏记”。

  因时制宜、谆谆善诱,建立记账“习惯”。在电子记账开通初期,必须帮助记账户养成良好的记录习惯,工资性收入、经营收入和经营成本、食品类、水电燃料费、通讯费、教育支出等常规账目的记录方式需要调查员明确指导;进入记账中后期,反复、高频的记录“提醒”是巩固电子记账推广成果的重要方式。面对农村居民记账笔数减少、漏记现象发生、隐性错记“冒头”等问题,记账辅导工作的重点在于加强交流频次,调查员和辅调员要不厌其烦增强个体督促和指导的频次,反复联络沟通,利用访户契机消除个别农村记账户倦怠思想。

  因材施教、对症下药,树立记账“模范”。记账问题“高发”的农村户,建议借助访户契机面对面纠正记录错误;对于从事第三产业经营的农村居民,应予以“单独”指导,教授非农生产经营收入和成本的记录方式,避免出现生产经营成本漏记、生产经营费用错记为固定资产支出等常见错误;同时为了更好地促进记账户记录的积极性,建议每年对优秀记账户予以奖励,增强模范典型作用,营造记细账、记全账、记准账的良好氛围,增强记账户群体黏性和记账信心。

  (作者单位:国家统计局莫力达瓦调查队)

作者:何木子
此报纸需要付费才能观看
激活报卡 购买报纸
激活成功后,该报卡号将与您的账号绑定,将不能取消或者修改
已激活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