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3 来源:中国信息报 2021年07月29日
■ 孙英
PDA作为移动设备,在统计调查系统最直接地应用于经济普查、农业普查、人口普查、1‰人口抽样、投入产出调查等普查和统计调查工作。在组织开展过的各大普查和统计调查中PDA带来很多工作亮点,如数据采集方便、数据质量显著提高、减少人为差错等。但就目前PDA的使用情况看,还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PDA数量不足、使用设备质量问题、小区图绘制程序不易上手和审核程序不够严谨等。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今后的普查和统计调查工作中PDA将会被更广泛地应用,因此提高PDA在实际工作中的使用效果,对统计数据质量提高有着重要意义。
PDA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PDA对普查员和统计调查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普查和统计调查人员大部分是社区、村抽调的临时人员,PDA的使用对社区、村的统计人员在素质上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由于各县区所属社区和村发展速度不一样,被聘人员年龄、学历、统计工作经验等素质水平参差不齐,在工作中对PDA的使用效果也有不同。
乡村PDA供给不足。从本溪市的桓仁县看,全县共有13个乡镇、1个街道办事处,在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中至少需要14台质量完好的PDA才能满足乡镇和街道办事处使用。这个数字对于城镇来说,由于企业与个体户比较密集,基本能够满足,但对乡村来说就不行。村与村之间地域广阔,如果在规定的时间内及时应用PDA完成企业及个体户定位照相等普查信息,就需要村普查员及时去企业或者个体户登记,那么125个村(社区)就要更多的PDA才能满足需求。可见,需求和供给间存在明显不足。
PDA的培训使用效果有待提高。主要表现在:一是基层普查员和统计调查人员对PDA程序掌握得不够、操作不熟练;二是对统计指标理解不够,在PDA操作时遇到难题不能及时解决;三是部分被调查者配合度不高,提供资料不准确,影响PDA的操作。
PDA审核程序还需进一步完善。普查和统计调查已将现代化技术与统计工作结合在一起,PDA被广泛地应用于普查和统计调查中。但是由于PDA数据采集处理程序还存在待完善的地方,指标之间、表与表之间审核程序不够严谨,加大了数据采集的后期审核工作量。
加强PDA使用效果的建议
设计方便易操作的PDA程序。目前,市面上有很多通信设备的软件非常容易操作,普查和统计调查移动设备程序设计也可以借鉴。可以总结以往工作经验,组织研发力量,优化PDA数据处理审核程序设计,增强PDA实用性和操作性,使之更切合普查和统计调查实际工作的需要,让普查员和统计调查人员在小区绘图、指标录入等统计资料搜集工作更简单、易操作,为今后普查和统计调查的顺利开展打好扎实的基础。
增强PDA的审核控制程序。提高设备性能,优化数据处理程序,不仅要设计简单易操作的程序,还要对PDA在审核方面的程序加以控制,合理设计审核指标及逻辑关系,把一些容易出现的错误控制在原始状态,解决后期审核改错过于繁琐的问题。
加强PDA使用培训。首先要增强PDA实用性培训。从PDA入户操作开始,结合普查和统计调查人员入户情况和遇到的问题实际操作,吃透方案,详细讲解,认真答疑,同时还要对培训时间合理安排,力求课件详实,图文并茂,便于记忆。其次重点培训。对于PDA操作困难人群重点培训、详细讲解,多层次、分批次进行培训,以训代培,提高培训效果。PDA的培训可以直接深入到企事业单位,现场完成PDA数据采集操作,解决实际入户中遇到的问题,增强现场操作印象,使培训达到预期效果。
增加PDA发放渠道。鉴于“四经普”PDA经费来源渠道单一,建议大型普查和大型统计调查所需要移动设备由国家、省、市分级负担,这样即能减小了地方财政压力,也能较大程度满足对PDA的需求。
手持移动设备采集数据是现代科技高速发展的必然趋势,提高PDA在普查和统计调查工作中的应用效果,对及时、准确、全面搜集统计数据是一个助力。需要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PDA使用程序的设计,使普查员和统计调查人员更容易使用,操作更方便,进一步提高PDA在普查和统计调查中应用效果,确保普查和统计调查数据质量。
(作者单位:辽宁省本溪市普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