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婷婷
南方的冬天,天气阴晴多变。前些天还是艳阳高照,这几天温度骤降,冷风中还夹杂着丝丝细雨。虽然天气不好,但在早上7点,广东省江门市居民消费价格调查采价员李灼洪还是准时骑上他的摩托车,开始了逢5逢0的采价工作。
认真记录
来到江门浮石市场,洪哥倍感亲切。他原来在这里当了十几年的市场管理员,经历了浮石市场的发展变迁,对市场里海鲜、蔬菜、肉类、水果等摊档的位置、售卖的品种了如指掌,跟很多摊档主熟悉得像老朋友。
“老陈,早呀!天气冷了,今天基围虾的价格如何?”
海鲜档老板立刻回应道:“30.5元1斤。”
“上周15日天气暖和时基围虾每斤是29元,今天是30.5元,上涨1.5元。”洪哥边说边在小本子上记录“20日基围虾61元/千克”,然后对蟹、带鱼、鱿鱼、花甲等水产品逐一询价,认真记录。
在洪哥的本子里,整整齐齐地罗列着采集的113个规格品的“上月均价、5日价格……30日价格”。这是他养成的采价习惯——把在市场采集的价格先登记在小本子上,再及时统一录入手持采价器。在洪哥家里,这样的采价登记本有满满的一箱。他说这是从2010年成为居民消费价格调查采价员以来的工作成绩单,每一笔采集的价格都是近些年物价变迁的见证。
灵活应变
虽然多年如一日的采价工作,让洪哥和市场中很多人都成为了朋友,但市场中也不断有新商户入驻。对于洪哥的只问不买,有时也会引起店主反感,不配合采价工作。对于这种问题,洪哥有他自己的一套解决办法。
在摊主忙碌时,他会帮忙招呼顾客,看准有顾客来摊位问价时,他会凑上去认真“偷听偷看”,看顾客挑的是什么品种的蔬菜,听老板报价多少钱。属于所采规格品的,他便心中默默地计算着单价并比价,听到顾客问“咋又贵了”,洪哥立马竖起耳朵认真听老板解释个别蔬菜价格变动幅度大的原因,再仔细记到小本子里,录入手持采集器时,在采价说明中标注价格涨跌幅度超10%的原因。每当这样成功获取到真实的价格并掌握更多价格变化的合理原因时,洪哥总是会感到高兴。
火眼金睛
采集价格要“眼勤、嘴勤、手勤、腿勤”,更要“眼观六路,火眼金睛”。按照制度要求,农贸市场鲜活食品的采价应在采价日12点前完成,并选择市场人流量比较集中的时段,洪哥负责采集113个规格品价格,其中鲜菜鲜果有45个,鲜菜鲜果的新鲜程度、质量等级、品种品类等都不一样,但每次菜价都要确保品质与上次采价无明显差异。
采价工作虽然烦琐,但一直以来洪哥始终严格遵循“三定一直”采价原则,从进入市场开始,他就马不停蹄地在不同摊档连轴转,后臀尖肉、排骨、精瘦肉、五花肉……洪哥像侦察兵一样细致地观察,精准地判断规格品是否同质可比,只用了2个多小时,洪哥就把113个规格品价格采集完成。
14年来,洪哥就是这样穿梭于农贸市场不同的摊位,凭借着勤勤恳恳的态度和兢兢业业的执着把价格调查工作做得有声有色。他总说,当好价格调查的“侦察员”,就是要及时反映市场供应和物价的波动情况,为党和政府的决策提供真实准确的参考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