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山西长治:竞逐新赛道 低空经济“飞起来” 2024年11月14日 中国信息报

  ■ 李向原

  低空经济是以低空空域为依托,航空器为主要载体,涵盖载人、载货等各种低空飞行活动的综合经济形态。低空经济以辐射面广、产业链条长、成长性和带动性强等特点,正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山西省长治市以发展“通航+”为抓手,融合航空运动、低空载体、山水资源、装备制造等优势资源,大力发展富有特色的低空经济和通用航空产业,有效推动了低空经济和通用航空业高质量发展。

  政策持续发力,铺就低空经济发展“跑道”

  今年6月份,在充分征求各方意见建议的基础上,长治印发《长治市加快推进低空经济和通用航空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成为山西省首家印发推进低空经济和通用航空业发展工作方案的地市。

  长治锚定低空经济发展“新高地”,构建“一主五辅十营地多节点”飞行网络,结合通航基础、人文历史、生态环境、旅游资源等区位优势,打响“太行之巅、通航之源”特色品牌,大力发展低空制造、低空服务、低空保障产业,形成以航空应急救援、航空制造、飞机维修改装、无人机应用、低空旅游为主的低空经济新业态,着力打造山西东南部通用航空制造基地。

  目前,长治围绕构建“一主五辅十营地多节点”飞行网络,建成以长治机场为主,北向武乡通用机场、西向屯留通用机场、西北向沁源通用机场、东北向黎城航空飞行营地、东向平顺航空飞行营地为辅的通用机场网络骨架;有序建设16个直升机临时起降点,重点谋划实施的四大类17个项目正加速推进。全市共拥有成功通航、金笠通航、凌燕机械厂、臣禾航空等9家通航企业,运营各类通航飞行器80余架,通用航空发展规模实现新跃升,保障能力取得新突破。

  拓展应用场景,培育通航产业集群

  应用场景是低空经济发展的基本驱动力,也是牵引低空经济发展并产生辐射带动作用的根本要素。近年来,长治结合自身资源优势及市场需求,积极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重点拓展应急救援、航空培训、农林作业、环境保护、航空维修、数据测绘等低空运营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

  在航空救援体系方面,长治航空应急救援队作为全省首支航空应急救援机队,自2020年成立以来,多次在重大救援事件中有出色表现,目前承担着长治及周边区域的应急救援、航空护林等任务,今年1-7月飞行架次达379次,在航空护林灭火、矿山安全巡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农业、工业、数据测绘等领域,长治已有诸多应用或正在加紧布局。在多个县区开展农作物病虫害飞防作业,有效保障农业生产安全,2023年共完成作业面积达2.43万亩;以雾霾和臭氧的防治与减少为主要内容,开展大气环境治理作业,助力大气环境质量优化;充分发挥通用航空器在数字测绘方面的优势,开展数字城市测绘工作……“低空+”范围不断拓展,新的应用场景层出不穷,新的发展动能加快释放。

  此外,长治立足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加速布局低空飞行服务网络,以“通航+”模式充分融合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推出“短途运输+低空旅游”精品项目,布局沁源花坡、沁县西湖、武乡八路军纪念馆等10个直升机飞行营地的建设,探索“低空+通航+观光+文旅”一体化服务体验模式。

  坚持创新驱动,筑牢低空经济发展根基

  科技创新是低空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既要靠产业强链补链,也要靠技术强基固本。长治充分发挥自身工业资源优势,积极对接和吸纳国内外通航优质企业,把自主创新和开放创新结合起来,积极打造以创新平台驱动、高新技术企业带动为主的航空新材料研发生产、装备制造、产业配套服务的制造基地。

  此外,长治注重“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低空经济全产业链发展。如山西潞安太行润滑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煤基合成润滑材料山西省重点实验室”深入开展航空新材料研发;山西成功汽车制造有限公司“长治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企事业单位,围绕航空保障、动力电池等关键领域前沿科技开展技术突破;长治学院、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开设通用航空器维修、空乘、无人机维修及应用等通航专业,毕业及在校学生超千人……在“产学研”深度融合加持下,低空经济正逐步成为长治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本期报纸需要付费才能阅读,请您去网站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