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樊捷嘉 牟雯波
经过59年的开发建设,四川省攀枝花市打通了从钒钛磁铁矿采选到钒钛产品深加工完整的产业链条。近十年来,攀枝花市以聚力钒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为突破口,经过不断探索实践,成为世界第一的钒制品生产基地和国内最大、全球重要的全流程钛工业基地。2023年,攀枝花市钒钛产业产值首次超过钢铁产业产值,实现了从“钢铁之城”到“钒钛之都”的蝶变。
顶层体系建设逐渐完善
钒钛是一种重要的稀有金属,在钢铁、化工、航空航天等领域有广泛应用。四川省攀枝花市钛、钒资源储量分别居世界第一和第三。为做好钒钛文章,攀枝花市研究编制9个规划、方案、计划,细化建设“2+3”现代工业体系的“路线图”。
与此同时,攀枝花市政府还建立重点工业项目签约会商和统筹推进机制,提高项目审批和服务效率达20%以上,协调解决园区规划环评等“堵点”问题29个,推动安宁6万吨能源级钛(合金)材料全产业链、钢城集团20万吨钒钛球团用煤基辅料生产线等11个重点项目开工建设,以及攀钢高端钛及钛合金用海绵钛扩能、龙佰钒钛磁铁矿综合利用等12个重点项目竣工。
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增强
攀枝花市现已拥有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全国钒钛磁铁矿综合利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等国省级创新平台40余个,科技创新水平指数居全省前列。主导成立四川省钒钛产业创新联合体,实施6批次42项攀西试验区重大科技攻关项目,获得国省级科技进步奖73项,攻克高端钛及钛合金制备、宇航级钒铝合金制备等核心技术。成立全国钒钛磁铁矿综合利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材料与试验标准化委员会钒钛综合利用标准化领域委员会,发布2项国家标准、17项团体标准,修订发布《钒铁—规格和交货条件》国际标准。
目前,攀枝花市铁、钒、钛资源综合利用率分别达到75%、50%、35%。钒钛磁铁矿入选品位由2012年的17%下降到2022年的13%,较行业露天开采工业品位低7个百分点、边界品位低两个百分点。成功获批国家大宗固废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开发出超微细粒级钛铁矿强化回收工艺、高炉渣提钛技术和硫磷钛耦合发展工艺,引进川发龙蟒、当升科技等企业建设近70万吨磷酸铁锂材料项目,实现选铁尾矿、高炉渣、钛白粉行业副产硫酸亚铁等固废资源循环利用。
产业集群效应不断凸显
截至目前,攀枝花市已建成国内唯一以钒钛命名的国家级高新区,十年来落地钒制品、氯化钛白粉、钛及钛合金等钒钛类项目120余个、总投资超500亿元,培育钒钛类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1家、国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5家,集聚起以攀钢集团、龙佰集团、安宁股份等为龙头,150余家中小企业协同发展的产业集群,钒钛产业集群创建为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2023年,全市钛精矿产量达580万吨,占全国77%;重点钒产品五氧化二钒产量达4万吨,占全国的26%;重点钛产品海绵钛、钛白粉、钛材产量分别达2.8万吨、54.8万吨和1.3万吨,占全国的13%、13%和7%,有力保障了国家战略资源安全。
当前,攀枝花市正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围绕丰富的钒钛资源,着力做强钢铁钒钛产业生态圈、培育机械制造产业生态圈,构建现代化工业体系,加快建设新型材料工业城市,建强中国钒钛之都,打造世界级钒钛产业基地,为共同富裕试验区建设提供坚实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