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发挥资源禀赋、完善产业链条—— 黑河为白鹅经济注入新活力 2024年05月21日 中国信息报

  ■ 王跃起

  随着“尔滨”火出圈,东北名菜“铁锅炖大鹅”也端上了全国人民的饭桌,鹅产品的需求量与日俱增。黑龙江省黑河市紧抓“看龙江山河,品嫩江大鹅”新机遇,顺势而为,充分发挥资源禀赋,借势白鹅养殖基础,积极发展现代生态养殖,打造“北鹅”品牌,持续完善产业链条,为白鹅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养殖环境得天独厚,白鹅产业蓬勃发展

  黑河市在白鹅养殖上具有较好的区位优势,市域内林地面积为312.4万公顷、草地面积为16.08万公顷、湿地面积为85.77万公顷、大小河流有631条,拥有广袤的草原湿地水环境,水草肥美、草木茂盛,非常适宜白鹅养殖。同时作为全国著名的麦豆主产区、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也是农牧业生产的黄金地带,2023年全市耕地面积为2864.27万亩,粮食总产为115.62亿斤,为畜牧养殖提供优质饲料保障。据农业农村等相关部门估算,全市白鹅养殖承载量可达到1亿只以上。

  2023年,黑河市活家禽出栏呈井喷式增长,白鹅养殖规模户达128个,全年出栏量位居全省前列,达360.28万只,产值为3.6亿元。据介绍,2022年以来,黑河市准确把握资源优势,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洪流中抢抓机遇、顺势而为,积极响应全省鹅业整体战略布局,打出一系列畜牧经济发展组合拳,迅速建立并逐步完善集育种、孵化、养殖、生产、加工、仓储、物流、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条,白鹅产业成为推动全市畜牧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政策制定因地制宜,管理服务双管齐下

  黑河市为深入贯彻落实鹅产业振兴行动计划,积极组织各县(市、区)推出畜牧产业发展扶持政策。以嫩江市为例,该市对于鹅产业扶持力度巨大,给予从孵化到养殖再到出栏和屠宰加工的全方位扶持,对孵化企业给予0.5元/只的补贴,对存栏1000只以上鹅养殖场(户)给予2元/只的补贴,对年屠宰1万只以上的鹅屠宰企业给予1元/只的补贴。通过政策补贴鼓励鹅类养殖发展的同时,采用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打造精深加工产业链、推进标准化规模化养殖、推动项目建设等方式,加快壮大白鹅产业规模,推动全市白鹅产业高质量发展。

  此外,地方政府不断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强生产流通秩序监督管理,特别是在商品鹅集中出栏时期,坚决查处违规屠宰、压等压价、市场垄断等损害经营者利益的不法行为,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对输出的产品严格检疫检验,严守产品质量安全和品质信誉。加强商标、专利技术、商业秘密等知识产权保护,维护企业和个人合法权益。

  在宣传推广上,黑河市加强对创新产品、先进经验的宣传,打造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养殖、加工示范企业典型;加强相关政策解读和宣传,及时回应企业和社会关切,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农业农村局等多部门联合,在扶持政策宣传、养殖规模场选址、电力接通、土地审批、白鹅出栏检疫、屠宰场污水处理方案等一系列事宜中,持续强化管理服务和要素保障能力。

  发展全产业链条,自主品牌产销一体

  黑河市充分发挥本土自然资源优势,优化产业布局,做长做强产业链,坚持走标准化规模化养殖、集约化绿色化加工、定向化定制化销售的发展路径,打造持续发展的白鹅全产业链条。

  2023年,嫩江市鸿兴投资有限公司注册“北鹅”品牌,8月份,“北鹅”品牌发布暨鹅产业发展交流会在嫩江市召开,良好的发展前景吸引全国多家食品、贸易企业与其进行签约。同时,“北鹅”与哈尔滨达生和八一农垦大学共同研发熏卤鹅产品,与广东远方集团销售团队共同打造“北鹅”品牌,在抖音、快手、京东等500余家线上平台以及北大荒线下2000家门店同时展开销售。

  今年,黑河市与江西省雪鸭丫服装集团开展项目对接,目前雪鸭丫服装集团已在北安市完成公司注册,计划建设50万只白鹅养殖基地和1000万只白鹅屠宰加工厂,建立以嫩江市白鹅产业为中心,辐射北安市、五大连池市养殖基地,以屠宰、预制菜熟食深加工、鹅翎鹅绒加工为一体的中心产业区,全市依托龙头带动,利用品牌效应,拉动白鹅产业更好更快发展。

本期报纸需要付费才能阅读,请您去网站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