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提高畜牧业调查数据质量之我见 2024年05月06日 中国信息报

  原永红 绘图

  ■ 郭子昊

  畜牧业调查作为农林牧渔生产经营活动情况主要调查之一,为党政部门制定政策、进行宏观经济管理提供重要依据。怎样进一步推动畜牧业调查工作高质量开展?结合工作实践,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建制度、强审核、全管控等举措提高数据质量,筑牢畜牧业调查工作根基。

  细化工作要求 完善制度

  强化源头数据质量管理,可通过制定及完善畜牧业调查体系制度,提高基层基础工作质量。

  修订完善《畜牧业统计调查工作规程及数据质量管控规范》,印发《畜牧业调查基层基础工作及数据质量检查实施方案》,从工作流程和工作规范上对不同主体提出具体、明确的工作要求。

  建立畜牧业调查季度通报制度,将月、季度数据异常,调研分析、创新做法及存在的问题等情况进行汇总,评估工作开展情况,做到一季一总结、一季一公开。

  完善数据联审制度,压实各级责任,从严审核调查样本数据,并根据生产规律和调研情况,对数据间的协调性和匹配性进行综合审核,全力把好基础数据审核关。

  紧扣逻辑关系 强化审核

  在强制性、核实性和提示性三类审核关系的基础上,根据生产规律设计跨期审核关系,加大核查力度,提升数据质量管理效果。

  加大国家联网直报平台数据审核力度。从严从实加强对存栏、出栏、能繁殖母猪、出售重量等关键指标及猪群比、出栏存栏比、头均肉产量等生产关系的审核,从报表、栏舍面积、凭证等方面评估数据的真实性,及时掌握主要畜禽生产形势变化、市场供需关系,把握生产规律,搞准畜牧业统计调查数据。

  坚持电话回访。针对数据波动较大的养殖场(户),每月分地区进行抽查,询问数据异常原因,核实各地源头数据。

  修订全面统计台账模板,规范基层基础台账建设。优化审核公式,增加乡镇数据环比标记,提高审核效率。

  加强调查问卷和对联网直报平台数据关键指标及生产关系的审核。强化对跨期数据的生产关系和结构性审核,及时掌握主要畜禽生产形势变化、市场供需关系,把握生产规律,提高源头数据的审核评估能力。

  常态化进行异常数据核查反馈。数据初步上报完成后,及时根据市场行业变化趋势,对异常数据进行筛选反馈,做到报表期内核实整改,减少因工作差错或人为因素造成的数据失实情况。

  加强调查管理 夯实基础

  完善样本名录库、辅助调查员名录库和培训资料库,明确工作内容,并细化落实到各个环节。

  建立新样本名录库。在新样本确定后第一时间建立样本名录库,补充养殖品种、养殖户联系电话等,便于开展数据质量核查工作。

  更新辅助调查员名录库。要求对新样本点聘用的辅助调查员进行重点培训,同时建立“以老带新”结对互助模式;摸排辅助调查员的年龄结构、学历情况以及是否具备使用智能终端能力,为手机数据采集试点做好前期准备。

  丰富培训资料库。整合线上线下培训内容,制定畜牧业调查工作指南、演示视频、图表解析、线上答疑和微讯科普及辅助调查员培训资料等供业务人员学习,坚持将业务培训做于日常、做于经常。坚持收集日常及实地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制作问题集锦,统一答疑解惑。

  进一步规范差错及回访记录内容。明晰调查风险防控点,做实“痕迹化管理”,提升全流程管控能力。

  (作者单位:国家统计局江西调查总队)

本期报纸需要付费才能阅读,请您去网站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