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衍华
近年来,山东省日照市认真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持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全力破解企业发展难题,促进民营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截至7月末,全市实有民营经济市场主体41.71万户,“四上”民营企业达到2552家,占全部“四上”企业的87.1%,在拉动经济、带动就业、扩大开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民营企业创新成果日益丰硕,日照市城市创新能力已连续两年跻身全国百强。
致力营造优良发展环境
日照市各级党委政府通过建立包联服务制度和外商投资综合服务体系等措施,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培育重商、亲商、安商氛围,营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各部门转变思想观念,践行“精诚对接、高效便捷”的服务理念,克服制约瓶颈、强化服务手段,当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民营企业呈现稳中向好的发展局面。
在充分保证民营经济发展所需的法治环境、政务环境、市场环境的同时,支持、尊重民营企业的发展氛围日益浓厚,民营企业的地位也日益凸显。今年年初,日照市委市政府召开大会,通报表扬优秀企业,授予日照钢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等34家企业“经济发展突出贡献企业”称号,授予三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等18家企业“科技创新引领企业”称号,充分发挥了优秀民营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
此外,日照市特别注重加强与民营企业的互动,除了做好与企业常态化的沟通交流,还建立了企业家意见建议办理“直通车”机制,定期举办“政企有约·共话发展”恳谈会等活动。多次举办企业家代表座谈会,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与民营企业家代表面对面沟通交流,了解企业发展情况,勉励企业大力弘扬新时代企业家精神,坚定发展信心,永葆创业激情。
合力推动惠企政策落地
在全力打造优质营商环境的同时,日照市主动出台硬核政策,为民营企业发展吃下“定心丸”。当地先后出台了《实施工业倍增“头号工程”加力提速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等,部署实施产业扩能提级、企业升级赋能、项目提质增量、园区领军突破“四大行动”,配套出台9条扶持政策,市财政每年统筹3亿元资金“真金白银”支持工业企业发展。实施《日照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聚力实施内外网改造升级、工业化信息化深度融合、多级服务平台完善、支撑产业培育等四大工程。
让好的政策落地生根,是政策赋能的发力点和内在要求。各行业部门多措并举让政策直达快享,分类梳理惠企政策、印发政策摘编手册并通过政务新媒体平台、微信小程序、政策宣讲、“送政策上门”等方式定向推送到企业。搭建政策通平台和惠企帮办平台,发布1208个文件、619条政策、309个事项。建立“免申即享”“四+N”服务体系,推动政策兑现一键直达、无感审批,发布市县699项“免申即享”(政策)清单,惠及1056.52万余人次、2.12万余家企业。
全力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疫情以来,民营企业面对严峻的国际国内市场环境,普遍存在资金压力问题。市金融机构积极作为,加强对民营企业的融资力度,实施对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监管考核,落实多渠道向民营经济减费让利措施。7月末,全市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805.65亿元,较年初增加89.62亿元,增长12.5%;贷款占比达到18.1%,较年初增长0.7个百分点;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户数超8.15万户。银行机构累计减免各项手续费1000余万元,惠及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6万余户。通过金融辅导金融管家服务机制,累计结对辅导企业1517家,解决企业融资需求315.9亿元。
一边是金融加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一边是积极向拖欠民营企业账款说“不”。日照市严格执行《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健全“限时清欠”长效机制,成立市级清欠工作专班,各区县对应设立了专门机构,构建起市、县联动的清欠机制。组织全市各级政府、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对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情况开展摸排工作,摸排拖欠项目142个,涉及金额5343万元,确保无拖欠。
发展的难题不仅体现在融资上,也体现在人才招引上。日照市持续搭建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用工和劳动者求职信息对接平台,今年以来,全市公共招聘平台企业注册400余个,发布招聘岗位800余条,招聘人数4000余人。针对省、市、县重点项目、重点民营企业,常态化开展重点企业用工需求月度调查、急需紧缺职业(工种)季度调查,已对接服务企业超2300余家,梳理750多家企业人才用工需求2.58万人,解决人才用工需求1.55万余人。
聚力加快新旧动能转换
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最终还要体现在自身核心竞争力上。日照市注重引导民营企业加快新旧动能转换,自觉走高质量发展道路。通过实施“揭榜挂帅”制度,激励民营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目前已完成“内燃机车尾气排放治理技术”揭榜制科技攻关项目。艾锐光电、三奇医疗等企业申报的4个项目通过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专家评审。万通液压申报的项目首次入选省科技军民融合专项。民营企业积极融入省“1313”四级实验室体系,推动与崂山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共建科创平台,与山东大学合作共建日照研究院,与中科院光电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进一步完善民营企业创新发展载体。
与此同时,大力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扩容计划和高新技术企业提质计划,加速培育创新型民营领军企业。今年以来,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157家,占全省总数的3.9%,超去年全年入库总量,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710家;404家企业入选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居全省第三位;新认定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02家,增幅居全省第四位。金禾博源、五征集团获评省科技创新领军企业,华业玻璃、七星汽车等14家企业获评省科技小巨人企业。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面对新的发展机遇,日照市将继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强化服务举措,加强自主创新,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