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指尖印记 2023年07月21日 中国信息报

  ■ 钱思汐

  过去的5年里,南通有超过三千户的家庭参与住户调查记账工作,他们每天践行着“为国记账”的使命,用点滴数据记录着家庭与时代的美好变化……

  如果时代的变迁可以衡量,你会联想到什么?是曾经的钱包到如今的“支付宝”,或是泛黄的记账本到指尖的记账APP……

  “每天只需要将您和妻子的收入支出在手机上记录下来,我们的‘E记账’就能及时进行汇总和图表分析。”调查员向如东掘港街道的居民缪先生详细介绍电子记账的方式和功能。缪先生以前家里就有记账的习惯,回忆起旧时的记账,缪先生眼前总浮现起昏黄的灯光下,自己和妻子将一天的收支一笔笔地写在小本上。缪先生有幸成为记账户后,接触到了电子记账。记账方式的变化,带给缪先生和妻子很大的便利,“这也太方便了,不用纸笔,也不用按计算器,随时随地就能记账,这都是科技发展带来的便利啊!”

  翻开以前的账本,从刚参加工作时,每个月只有几十块钱的收入,到现在两人每月有近一万的收入,缪先生和妻子深深体会到小家庭的幸福变迁,真切地感受到时代发展带来的新变化。

  “记账不仅有用有趣,还是我们家不可或缺的‘黏合剂’!”

  陈师傅曾是如皋搬经镇的一名老木匠,每每见到陈师傅都被他身上洋溢的幸福所感染。成为记账户以来,每天老伴都会陪他一起复盘当天的支出,老两口一起比较、讨论最近菜价有没有上涨,哪里的购物场所更加实惠等等……两年下来,老两口倒更有话题,老年生活也变得更有趣味。

  原本老两口跟孩子间的沟通有限,但有了记账工作后,两代人每天都有交流。陈师傅知晓孩子的收支后,也感受到他们工作持家的不易,更拉近了和孩子们之间的距离。为了更真实、全面反映家庭收支情况,陈师傅要求妻子、儿媳一起记账,他自己则化身监督员,每天询问“今天的账记了吗”,在相互督促中感受记账乐趣,在记账交流中增进彼此情感,家庭处处都洋溢着幸福。

  在海门中南社区访户过程中,总能听到大家谈起热心的“冯大姐”,夸她记账如何厉害,有疑难困惑找她总能很快解决等等,就连辅调员都笑称“冯姐才是资深辅调员”。两年时间,冯大姐慢慢从记账小白变成记账能手,连续被评为“优秀记账户”,并团结引领其他记账户积极配合记账工作。

  2022年冯大姐家改善住房,搬至新小区,新一轮样本轮换她家又再次被抽中。因为深知调查初期的艰难,冯大姐作为有经验的记账“老人”,总想着能为住户调查再多出一点力。“多亏了有冯姐!开始记账那会儿,大家都不适应、不熟练,冯姐就经常在我们记账群里分享她的记账感悟和经验,帮助我指导、鼓励大家记好账。有她这样的记账户真是太暖心了!”访户的路上调查员对冯大姐赞不绝口。

本期报纸需要付费才能阅读,请您去网站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