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鄢来雄 魏琳北京报道 针对当前西部地区物流成本相对较高,影响当地产业发展的现状,全国政协委员、西南交通大学运输与物流学院副院长罗霞日前建议,加快西部地区物流网络建设,降低产业运输成本。 罗霞表示,当前我国西部地区各类产业规模达到了一定水平,产品流通呈现出大规模、长距离的特点,然而西部地区物流成本相对较高,成为影响当地产业发展的主要阻碍之一,亟待通过加快西部地区物流网络建设,降低产业运输成本。 她建议: 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物流网络覆盖率。西部地区一直都是我国最大的能源基地,且随着其各类产业发展,物流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应通过国家的政策、资金支持,以及西部地区多元化投、融资渠道的疏通,进一步规划、建设、完善西部物流网络,加强各物流中心功能及覆盖。 二是优化物流通道建设与管理,降低通道成本。物流通道对于链接西部内陆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西部能源、资源基地与外部产业集团、西部产业区域与沿海市场等区域起着重要作用。对于西部地区运输枢纽,应充分发挥政策、区位、交通、成本、管理、联动的优势,贯通西部对外通道,加强公路、铁路、水路港口建设,改革建设、管理模式,力图降低通道的通过成本,发展软环境,根除物流发展瓶颈。 三是改革管理运营方式,发展现代物流企业。应通过政府支持、政策引导,又好又快地进行物流企业现代化管理方式改革,整合资源,完善物流配送功能、发展现代物流产业。 四是加强信息化、智能化建设。为加强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加强信息化、智能化的建设是非常行之有效的措施。现代物流业与传统物流业相比,最大的优势在于信息平台、网络的建设与利用。政府应引导、规范物流企业及工商管理企业内部物流环节中,对于信息网络,如互联网及物联网等的全面应用,实现信息共享、降低成本、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物流效率和物流服务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