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中小企业局
江西主攻工业的主战场,扩大就业的主阵地,财政增收的主渠道。 江西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招商引资的重要载体,产业聚集的重要基地。 江西经济发展的带动区,体制和科技创新的试验区,城市发展的新区。 新世纪以来,江西以工业化为核心,以大开放为主战略,努力实现在中部地区的崛起,工业园区在赣鄱大地上科学、健康、蓬勃发展,成为江西经济发展的最大亮点之一。 思路一变天地宽,依托园区办工业成为全省上下的共识和共为,科学的导航使工业园区始终保持着正确的航向。 长期以来,江西工业这条“短腿”一直没有得到加强,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主要原因。2000年江西第二产业比重比全国低15.2个百分点,加快工业的发展成为江西实现经济崛起的当务之急。 2001年,新一届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根据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及时抓住沿海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时机,对江西经济发展思路进行了重新定位,科学地提出了建设“三个基地,一个后花园”的经济发展思路。特别是省委井冈山全委扩大会议以来,全省上下形成了“以园区建设为载体,加速江西工业化进程”的共识和共为。 为使工业园区科学、健康发展,省委、省政府提出了“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整体规划、科学布局、滚动开发、分步建设”的原则和“三个不能搞”、“四个必须”、创新“四个机制”等明确要求。 ——坚持做到“三个不能搞”,即不搞严重破坏环境的项目;不搞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项目;不搞“黄、赌、毒”项目。 ——坚持做到“四个必须”,即园区建设征用土地必须按规定审批并办理手续;征用土地必须依照法律规定给予农民经济补偿并落实到位;城镇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必须全部进入市场,进行规范化的招标拍卖;园区建设资金必须按市场化运作方式筹集,兴办企业严禁搞群众性集资。 ——坚持创新“四个机制”,即创新管理机制,做到一个机构管理,一个窗口对外,一条龙服务;创新运作机制,工业园区开发建设由经济实体开发运作,承担经济责任和收益;创新招商机制,突出以商招商、产业招商;创新考核机制,既考核总量又考核单位面积投入产出强度,推动园区创特色、创水平、创效益、增后劲。 硕果满园奏凯歌,工业园区的发展推进了江西的创新创业,成为实现富民兴赣大业的强大助推器。 工业崛起的重要力量。2005年全省工业园区已有入园区企业9444家,其中投产工业企业达6053家,实现工业增加值453亿元,相当于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54.7%,比2001年增长了9.1倍;实现销售收入1520亿元,相当于全省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的52.7%,比2001年增长9.4倍。南昌市青山湖区通过发展园区经济,用4年时间再造了一个2000年全区的经济总量。 财政增收的重要抓手。2005年,全省工业园区上交税金总额95亿元,占全省财政总收入的22.3%,比2001年增长了12.3倍。近年来,相当部分的县(市、区)实现了财政收入翻番,其中工业园区唱了重头戏。广丰工业园区2005年实现税收3.9亿元,占全县财政收入的55.3%,比上年增长20.5%。2001年至2005年,萍乡经济开发区实交税金以年均递增120%的速度增长,2005年已超4亿元。 招商引资的重要载体。2005年,全省工业园区实际利用外资16.5亿美元,从省外新引进单项投资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资金483.37亿元,分别占全省的68%和75%,是2001年的15倍和18.5倍,工业园区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35.6%。南昌小蓝工业园区目前已引进落户投产工业企业81家,2005年实际进资29亿元。 产业聚集的重要基地。工业园区项目集聚效应日益明显,一批特色优势产业正在形成。赣县工业园区做大做强矿产品加工业,园区内已聚集了15家稀土和钨加工企业,2005年矿产品加工产值和税收分别达15亿元和9000多万元。江西星火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依托全国最大的有机硅厂家蓝星星火化工厂,吸引广东、浙江、江苏众多企业入驻,形成有机硅产业链,将成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三的有机硅生产基地。袁州医药工业园和樟树工业园区利用现有的医药产业基础和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引进几十家医药企业,形成了医药产业的聚集优势。乐平工业园区形成了上下游相关配套的精细化工产业链,园区内已有化工及配套企业50多家。 扩大就业的重要渠道。2005年,全省工业园区安置就业110万人,同比增长26.7%,其中吸纳农村劳动力75万人,新增就业人员23.1万人,相当于全省城镇新增就业岗位的78.7%。工业园区建设对扩大就业,减少农村剩余劳动力,缓解“三农”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上高工业园区吸纳农村劳动力2.13万人,占园区就业人数的71%。奉新工业园区目前共安置2.3万人就业,其中下岗再就业人员5200余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1.3万人。 科学发展谱新篇,进一步提升工业园区发展水平,使园区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 2006年,全省工业园区主要经济指标要继续保持30%的增长水平,完成产品销售收入2000亿元、实交税金118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545亿元、园区工业企业达到8000家。为实现上述目标,将突出三方面工作。 ——突出产业规划,增强招商引资的指向性和针对性。围绕产业发展规划,不断创新招商机制,积极开展定向招商、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要抓住新一轮产业转移和全球产业再分工的机遇,努力引进一批世界500强企业和国内200强企业,促进园区产业向大规模、高层次的产业集群方向发展。 ——突出主导产业,培育产业集群发展的支撑和核心。按照“找准区位优势,规划产业方向,承接梯度转移,把握发展趋势,突出招商重点”的要求,集中力量扶持一批技术先进、初具规模、市场竞争力强、后续爆发力大的特色产业。 ——突出产业配套,完善产业内部的分工和协作。引导园区围绕支柱产业和重大项目大力发展配套产业,力争做到核心龙头企业与相关配套企业同时引进、同步建设、同期投产;鼓励已经入园落户的核心龙头企业引进相关配套企业,鼓励中小企业积极跟进配套,逐步完善园区上下游产业体系,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推进产业链式化延伸,实现入园企业集群式组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