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第6届中国-东盟统计论坛成功举办 本报评论员
南国冬意迟,百花犹常放。日前,第6届中国-东盟统计论坛在绿城南宁成功举办,来自东盟国家和中国的政府统计机构代表相聚云端,围绕人口普查和人口统计调查实践等重大统计问题展开深入研讨,相互交流,互学互鉴,取得丰硕成果,书写了继续推进中国-东盟统计交流合作的又一页新篇章。 本届论坛的成功举办,有着深刻的形势背景。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中国和东盟相互支持、共克时艰,实现了经贸合作的稳定增长,东盟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对东盟全行业直接投资大幅增长,展现了双方合作的坚实基础和发展潜力。因此,尽管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会期较往年有所推迟,但本届中国-东盟统计论坛仍然通过首次采用线上方式和首次跨越时区同步进行的方式成功举办,充分展现出了中国-东盟统计论坛的强大韧性和适应性。 本届论坛的成功举办,还在于精心设置了一个当前大家共同关心的主要议题。2020年是世界人口普查年,据联合国初步估计,将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人口普查,覆盖全球90%以上的人口。当前,中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入户登记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中,700万名普查人员逐街逐楼、逐门逐户走访4亿多户家庭,逐人逐项查清14亿多人口的基本情况。而遍观东盟各国,去年是越南和柬埔寨的人口普查年份,明年是文莱的人口普查年份,今年则是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的人口普查年份。本次论坛以人口普查和人口统计调查实践为主题进行交流研讨,可谓恰逢其时。开展好人口普查,有利于各国全面摸清人口总量、结构和分布等状况,准确把握人口变化趋势性特征,为科学制定发展战略、完善人口发展政策提供重要支撑。 本届论坛的成功举办,必将继续牵引中国-东盟统计交流合作不断拓宽新领域,开辟新境界。统计是测度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当前,全球疫情仍在肆虐,世界经济严重衰退,贸易投资大幅下滑,经济全球化和全球治理体系面临着严峻挑战。世界比以往任何时候更需要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携手同心,团结合作,以互联互通和开放包容应对挑战,共同推动政府统计能力提升,更好服务各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见出以知入,观往以知来。”统计交流与合作是共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往双方交流合作取得了累累硕果,未来深化统计合作也必然拥有更加光明的前景。双方应继续加强政府统计沟通与往来,不断分享推广各国统计在改革发展中的好理念好做法好经验,切实推动统计能力建设。双方应继续深化重大统计问题研究,加强统计监测、标准制定、方法研究、技术转型、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合作交流,提供更多可借鉴可参考的鲜活案例,创造出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合作成果。 “众力并,则万钧不足举也;群智用,则庶绩不足康也。”实践证明,只有通过双边合作、多边合作等各种形式,方能形成各国政府统计百花齐放、春意盎然的生动局面。期待以中国-东盟统计论坛为平台纽带,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统计合作关系,携手创造中国和东盟国家官方统计的美好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