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若虎/文
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2016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旨在让医改红利更多惠及民众。 医改事关民生福祉,也是民心所向。近年来,看病难、看病贵困扰着大多数民众,破除造成这种困境的体制机制障碍就是民心所向。为此,要建立有效的分级诊疗制度,使更多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拓展。会议提出,“在全国70%左右的地市开展分级诊疗试点,开展公立医院在职或退休主治以上医师到基层医疗机构执业或开设工作室试点。年底前使城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扩大到15%以上。力争全部三级医院、80%以上二级医院开展临床路径管理工作”。 医改是世界性难题,破解这个难题,“需要持续不懈的艰苦努力”。会议提出的“健全补偿机制,新增试点城市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严控不合理检查检验费用”、“全面推进公立医院药品集中采购,建立药品出厂价格信息可追溯机制,推行从生产到流通和从流通到医疗机构各开一次发票的‘两票制’,使中间环节加价透明化”等具体措施,无疑是打赢医改攻坚战的“硬招”。 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医改也不例外。李克强总理曾指出,“药价要下来,服务要上去,医保要保住”,“各项改革要统筹协调推进,让医务工作者和患者都得到实惠”。只有实打实地干,才能得实惠。虽然通过各有关方面扎实工作,新一轮医改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果,但是一些领导干部不作为、不履责等现象仍然存在。更有甚者,在医药卫生领域攫取暴利、贪污腐败。往浅了说,为官不为、为官乱为,阻碍了医改进程;往深了说,种种乱象是在损害群众利益,无异于“谋财害命”。 让医改顺利深入地推进,必须大力整治医疗乱象,强化有关领导干部的责任。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4年重点工作任务》指出,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与省级医改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加强统筹协调,共同做好医改各项任务的组织实施工作;《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4年工作总结和2015年重点工作任务》强调,各地要加强对医改的组织领导,主要领导对医改工作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逐级分解任务。这说明,加强组织领导在深化医改中起重要作用,大意不得。 医改任务繁重而复杂,不可能一蹴而就,也绝非一劳永逸。为了改善民生,必须迎难而上;为了增进民众福祉,必须久久为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