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刚海/文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必然要求。1931年4月,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政治部下发了毛泽东起草的《关于调查人口和土地状况的通知》,他在通知结尾写道,“我们的口号是:一,不做调查没有发言权。二,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毛泽东提出的这两句口号,前者众所周知、广为流传,但后者更应引起我们的重视。做“正确的调查”,在今天对广大统计调查工作者仍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也是我们必须遵循的统计调查原则。如何做到“正确的调查”,毛泽东在调查实践中已经给出了我们答案,即实事求是、深入实际和科学的调查研究方法。 一、实事求是。毛泽东认为,调查研究的实质就是实事求是。他于1930年5月发表了《反对本本主义》,本本主义的突出特点是唯上和唯书,而不唯实,以为凡是领导讲的、凡是上了书本的都是对的。毛泽东批评了这种盲目崇拜的迷信观念,指出:“盲目地表面上完全无异议地执行上级的指示,这不是真正地执行上级的指示,这是反对上级指示或对上级指示怠工的最妙方法。”这一表述对于我们做好当前的统计调查工作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作为国家统计局的直属派出机构,各级调查队承担着通过面向调查对象的直接调查,直接快速地获取来自基层实际的调查数据和真实情况,为国家宏观政策的制定提供重要的决策参考任务。其调查的正确与否、质量高低直接关系统计调查数据的公信力,关系着宏观决策的权威和实施效果。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国家队意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以对历史、对人民负责的担当意识,克服来自各方面的、或明或暗的干扰,坐准位置、顶住压力、搞实数据、守住底线,“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深入了解实情,敢于讲真话,如实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这就是实事求是的具体体现。 二、深入实际。1930年底,毛泽东转战赣南,沿途做了许多调查。其中,较大规模的一次,是在兴国的永丰区开了一个星期的调查会。他在总结这次调查时说:“实际政策的制定,一定要根据具体情况,坐在房子里面想象的东西,和看到的粗枝大叶的书面报告上写着的东西,绝不是具体的情况。倘若根据‘想当然’或不合实际的报告来决定政策,那是危险的。”他指出:调查研究“没有满腔的热情,没有眼睛向下的决心,没有求知的渴望,没有放下臭架子、甘当小学生的精神,是一定不能做,也一定做不好的”。毛泽东所说的虽然是政策的制定要深入实际,但深入实际的作风同样适用于统计调查工作。统计调查工作者要做到深入实际,一是要以满腔的热情密切与群众的联系。要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抱着为人民服务的决心,畅通与基层群众的联系渠道,及时、真实地了解一线的情况,发现实际问题,认认真真、实实在在地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只有增进感情投入,与群众交朋友,同群众打成一片,以真心换真情,才能听到真话、调查出实情。二是要有眼睛向下的决心从群众中汲取智慧。我们要抱着寻求真理的强烈愿望,恭恭敬敬地、老老实实地向群众学习,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善于倾听群众和接近基层干部的意见,问政于民、问计于民,才能找准推动统计调查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破解统计调查工作发展的难题。三是要牢固树立调查队意识。要突出提高一线调查能力和源头数据质量的工作导向,通过继续加大对全员包户、“一线工作法”等行之有效的工作措施实施的监督指导力度,切实提高现场调查能力,保障源头数据的真实准确。 三、科学调查。在毛泽东的调查研究理论中,论述了很多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手段,历经实践、群众和历史的检验,贯穿着求真务实、与时俱进的科学精神。我们应当弘扬这些优良的调查研究方法,但在继承和发扬传统调查研究方法的同时,必须秉持求真务实、与时俱进的科学精神,适应新形势、新特点、新趋向,总结新的实践经验和理论,不断充实、发展和创新现代调查研究理论和方式方法。要顺应统计方法制度改革的要求,用最简便的方法取得基本可靠的数据,结合统计调查的工作特点和基层实际,加快统计制度方法改革的步伐,统筹谋划、畅通渠道、改进方法、简化操作;同时,更加自觉地拓展现代信息技术应用领域,更大力度地加快数据采集手段的现代化,积极探索大数据在统计调查工作中的应用,深入推进统计调查生产方式的重大变革,提高调查研究的科学性和时效性,为决策提供真实准确的数据信息。 作者:国家统计局河北调查总队总队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