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肖京华/文
今年以来,北京出现了罕见和持续的严重雾霾天气,引起国人前所未有的关注,也成为世界各大媒体的焦点话题。两会期间,北京的天空又连续数日灰霾不散,更引起代表委员们对空气污染问题的严重关切。 全国人大代表、著名呼吸道疾病专家钟南山院士面对媒体发出了“雾霾比SARS(非典)更可怕”的警告。他并呼吁:“要转变观念,应对雾霾不只是政府的责任,全社会都有责任”。 全国政协委员唐晓青说,一些人以为“污染是别人造成的,与我无关”,“其实,环境的恶化与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关系,甚至连我们吃一顿烧烤也会产生很多有毒物质。”她认为,只有全社会提高责任意识,才能将治污环保落到实处。 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包景岭建议,建立一个生态道德、生态文化、生态环境教育机制,倡议公众在空气严重污染的情况下,不开车,不增加新的污染源。 代表委员们不约而同地将控制空气污染寄望于全社会动员,笔者颇为认同,也颇有感慨。不可否认,当今国人的环保意识较之以往已有很大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关心环境,忧虑环境,参与保护环境。但也应该看到,在我们这个13亿人口的大家庭中,还有太多的人对环境问题是麻木的。 3月8日上午,北京的空气质量达到六级严重污染,可吸入颗粒物PM2.5上升到300多。然而,在繁华的王府井大街上,人流依然是那样熙熙攘攘。人们一边大口呼吸着有毒有害气体,一边有说有笑地在雾霾夹杂着沙尘的街道上漫步。即使笔者留意观察,也只能偶尔看见一两个戴口罩的行人,而绝大多数人似乎并不介意吸入这些有害气体。此情此景不禁令人忧叹:连保护自己的意识尚且如此薄弱,更何谈保护环境?因此,笔者认为,治理空气污染,当务之急是唤起全民觉醒,这里既包括我们的各级政府官员,也包括众多的企业家和最广大的社会公众。只有我们大家都真正认识到空气污染的严重危害,每个人才能自觉自愿地在不同层面上付出切实努力。 不要小看个体的力量。在我们这样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家庭中,再小的力量汇聚起来也是巨大的能量。环保部门的实验表明,燃烧一支烟可产生0.24克PM2.5颗粒,使100平方米的房间内PM2.5浓度高达800微克/每立方米。我国有3.5亿烟民,如果每人每天少抽一支烟,一年就可减排PM2.5颗粒3万余吨!一项研究指出,一辆汽车一年排出的有害废气比自身重量大3倍。我国目前的民用汽车保有量已超过1.2亿辆,保守估计一年产生的有害尾气也在4.8亿吨以上。 我们不妨问问自己,假如我是一个烟民,我肯不肯为了减少空气污染每天少抽一支烟?假如我是一个私家车主,我肯不肯为了减少空气污染每周少开一天车?假如我是一个企业老总,我肯不肯为了减少污染多投资一套净化设备?当你我都给出了肯定的答案,我们就一定能拥有更多的蓝天白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