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敏/文
国庆长假已过,但对于长假的反思却远未结束。对于此次节日出现的前所未有的交通拥堵状况,很多人把矛头对准了我国首次实行的高速公路节假日免费通行政策。言下之意是,没有这个惠民政策,就不会受到拥堵烦恼。甚至有专家从经济、民生等多重角度,论述节假日免费通行的不当性。以至于取消节假日免费通行政策的言论,一时间甚嚣尘上。 笔者以为,评价一项政策的好坏,应用长远的、发展的眼光来综合考量,不应局限于短期的负面因素而主观臆断。在当前我国国民物质生活不断充实、精神享受需求越来越强的情况下,“免费通行”政策不仅有利于保障全体国民的旅游权利,而且有利于引导更多的人走出家门享受旅游休闲生活。从本质上来看,这是一项让民众得实惠的好政策,不仅不应该取消,而且应该长期化、制度化。 不可否认,这个长假出现的拥堵,确与免费通行有关。但必须看到,即使不实行免费通行,也并不意味着就不拥堵。回溯以往,又有哪个“黄金周”不拥堵?全体国民不断释放的旅游热情,不断提高的国民收入,不断增加的私人车辆,“黄金周”自驾出行呈现必然增长的态势,这些都是拥堵日益显现的重要因素。而此次免费通行只不过是使这个问题进一步显露出来。如果因此而取消免费通行,只能说是丢了西瓜捡芝麻——因小失大。 应当承认,此次“免费通行”所引起的拥堵现象只不过是发展中的问题。发展中的问题需要用发展、完善的思路来解决。比如,铁路购票实名制刚刚推出时也曾有许多人不满,但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之后,其记名、可挂失、减少购票者损失的优点如今已得到普遍认可。“十二五”期间,我国旅游业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旅游发展大众化、休闲化的趋势更为明显。而经过这个“最长黄金周”的练兵,社会与政府都应对此次出现的问题进行认真思考。 从社会民众来看,此次“免费通行”带来高速拥堵,部分车主也难辞其咎。比如,有的车主存在随意变道、加塞、抢行、占用应急车道等不文明行为,这也是造成车辆长时间拥堵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驾车出行的车主有必要对照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在今后的假日出行中要严格遵守交通法规,不开“霸王车”、“赌气车”、“抢道车”,对出现的拥堵多点耐心和理解,才会让外出游览的道路更宽、心情更好。 从政府方面来看,有关部门则应根据此次出现的具体问题,及时总结经验教训,通过出台更完善的措施、更周全的预案以应对今后假期的“免费通行”。对于施行过程中难以预测的问题和困难,有关部门也需要及时完善配套措施。比如,交通部门要做好信息发布工作,及时、准确、全面的交通信息有助于人们出行时做好安排。除了取消收发卡外,高速公路收费站还应考虑设立专门的免费通道,以便一旦出现拥堵现象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进行有效疏散。只有未雨绸缪,全面考虑,加强管理与引导,才能为人们假日出行带来更好的秩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