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舒朗秋/文
近日,继三亚的宰客行为被曝光后,不少网友又开始梳理春节各个旅游目的地的宰客行为,一时间,“拒绝宰客”成为最火的微博话题。通过搜索发现,除三亚外,香格里拉、丽江、厦门等地也频频现身“宰客榜”。这些美丽的旅游城市令无数人争相前往,然而,相继曝出的“美女酒托”、“天价菜单”、“假冒特产”等丑闻,却使其形象大打折扣。 要想杜绝旅游景点“宰客”现象,除了游客加强自我保护和维权意识之外,还该由谁来监管? 一是当地政府。旅游业不仅是一个产业,更是一个地方的对外窗口和“名片”,事关一个地方的声誉和形象。当地政府应该把旅游业当做脸面一样来重视,采取各种手段进行严格管理。尤其要正视“宰客榜”反映出的问题和不足,下大力气抓整顿、促改变,让旅游业既能赚取经济利益致富群众,又能赚取名声人气吸引更多游客,在给游客尊重和礼遇的同时,赢得社会的尊重和好评。 二是旅游景区。被曝光固然不太光彩,但如果不能引以为戒、知错就改,恐怕丧失的不只是名声,更是客源和利益。旅游毕竟不是做“一锤子买卖”,应着眼长远、赢得口碑,在招揽新游客的同时吸引更多的“回头客”。这就要求各景区及商户树立正确的服务意识,切实杜绝“宰客”、“黑客”等不良行为,以诚信的态度和优质的服务感动游客、吸引游客、留住游客。 三是执法机关。旅游之乱、景区之黑,大多与相关执法部门监管缺失、执法不力,甚至沆瀣一气有关。工商、公安、物价等部门应从“宰客榜”中深刻反思自身管理上的不足,积极配合政府和景区搞好整治工作。执法机关只有忠于职守、秉公执法,以高压态势严厉打击和处理各类违章、违法行为,才有可能逐渐防止包括天价菜单在内的各类“宰客”现象的出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