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季度GDP同比增长3.2% 夏粮再获丰收 工业生产恢复较快 现代服务业增势良好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本报记者李琳北京报道 7月16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发布会,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爱华向中外记者介绍了今年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并回答了记者提问。刘爱华表示,上半年我国经济先降后升,二季度经济增长由负转正,主要指标恢复性增长,经济运行稳步复苏,基本民生保障有力,市场预期总体向好,社会发展大局稳定。 初步核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45661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下降1.6%。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下降6.8%,二季度增长3.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6053亿元,同比增长0.9%;第二产业增加值172759亿元,下降1.9%;第三产业增加值257802亿元,下降1.6%。从环比看,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1.5%。 ——农业生产形势较好,夏粮再获丰收。上半年,农业(种植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3个百分点;其中,二季度增长3.9%,比一季度加快0.4个百分点。全国夏粮总产量14281万吨,比上年增加121万吨,增长0.9%。农业种植结构持续优化,生猪产能持续恢复。 ——工业生产恢复较快,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实现增长。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3%,降幅比一季度收窄7.1个百分点;其中,二季度增长4.4%,一季度为下降8.4%。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8%,增速比5月份加快0.4个百分点。上半年,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4.5%和0.4%;其中6月份分别增长10.0%和9.7%。1-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8435亿元,同比下降19.3%,降幅持续收窄。 ——服务业降幅缩小,现代服务业增势良好。上半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下降,降幅比一季度收窄3.6个百分点;其中,二季度增长1.9%,一季度为下降5.2%。分行业看,上半年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4.5%、6.6%;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分别下降8.1%、26.8%,降幅比一季度分别收窄9.7、8.5个百分点。上半年,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下降6.1%,降幅比一季度收窄5.6个百分点。 ——市场销售逐步改善,网上零售较快增长。 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2256亿元,同比下降11.4%,降幅比一季度收窄7.6个百分点;其中二季度下降3.9%,比一季度收窄15.1个百分点。6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526亿元,同比下降1.8%,降幅比5月份收窄1.0个百分点;环比增长1.34%。上半年,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49345亿元,下降11.5%;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2911亿元,下降10.9%; ——固定资产投资降幅明显收窄,高技术产业和社会领域投资回升。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81603亿元,同比下降3.1%,降幅比1-5月份收窄3.2个百分点,比一季度收窄13.0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3.8%,一季度为下降13.8%;第二产业投资下降8.3%,第三产业投资下降1.0%,降幅比一季度分别收窄13.6、12.5个百分点。民间投资157867亿元,下降7.3%,降幅比一季度收窄11.5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6.3%,一季度为下降12.1%。社会领域投资增长5.3%,一季度为下降8.8%。从环比看,6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月增长5.91%。 ——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有所下降,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上半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员564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62.7%。6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7%,比5月份下降0.2个百分点;其中25-59岁群体人口调查失业率为5.2%,低于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0.5个百分点,比5月份下降0.2个百分点。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8%,比5月份下降0.1个百分点。全国企业就业人员周平均工作时间为46.8小时。二季度末,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总量17752万人。 ——居民实际收入降幅收窄,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缩小。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66元,同比名义增长2.4%,增速比一季度加快1.6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下降1.3%,降幅收窄2.6个百分点。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655元,名义增长1.5%,实际下降2.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69元,名义增长3.7%,实际下降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