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川打造朱苦拉百年咖啡品牌 □ 张斌 陈义/文
云南省宾川县土地肥沃,资源丰富,光热充足,素有“热区宝地、旅游胜地、著名侨乡”之美誉。说起宾川县,人们脑海里首先闪现的是“中国柑橘之乡”和“中国葡萄之乡”。其实这里还有一张新名片,那就是朱苦拉古咖啡。 百年咖啡品牌效应凸显 朱苦拉,宾川县的一个小村庄,位于楚雄、丽江和大理三个州市的交界处,是一个“鸡鸣三地晓”的地方,国土面积29.38平方公里,现有农户304户1186人。朱苦拉地处干热河谷地带,境内最高海拔1960米,最低海拔1100米,年平均气温18.3摄氏度,年降雨量约760毫米,这里有我国最古老的咖啡林、神秘的法国教堂和远古朴实的民族风情。 朱苦拉咖啡的出名,源于这里的咖啡种植历史。1892年,法国传教士田德能到朱苦拉村进行传教活动。他将一粒从越南带来的咖啡种子,种在了村里的教堂边上。而正是这棵咖啡树,成就了朱苦拉的百年咖啡经典。朱苦拉村现存古咖啡林13亩1134株,平均树龄在90余年,其中24株为百年古树,树株最高4米,胸径12厘米。被考证为我国最古老的咖啡树。咖啡年产量约3吨左右,年产值约40万元。 近年来,宾川县委、政府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及农业信息网等宣传方式,加强对朱苦拉百年咖啡这一古老品牌的宣传。相继邀请了国家级、省级及相关省市媒体对朱苦拉咖啡进行专题推介;举办了中国虹吸壶咖啡师大赛宾川朱苦拉考察活动;出版了《大理朱苦拉咖啡传奇》《寻找咖啡活化石——宾川朱苦拉咖啡林》等书;谱写歌曲《朱苦拉》,以其历史传奇般的意境和优美动听的旋律被广为传唱。随着朱苦拉咖啡宣传力度的不断增强,朱苦拉百年古咖啡品牌的文化内涵日益彰显,朱苦拉村也成了名副其实的“中国咖啡第一村”。 古咖啡保护与开发并重 2008年,我国咖啡行业唯一的国家级龙头企业德宏后谷咖啡有限公司派出专家到朱苦拉实地考察,与朱苦拉签订了将朱苦拉古咖啡林命名为“后谷之源”、对朱苦拉小组的84户农户进行补贴、高于市场价收购咖啡鲜果、为13亩老咖啡林聘请日常管护人员、扶持朱苦拉发展咖啡500亩等5项保护和开发协议。县政府更是把咖啡产业的保护开发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成立了咖啡产业培植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宾川县朱苦拉咖啡保护与开发实施意见》,每年县财政拨10万元专项经费,着力打造“朱苦拉百年古咖啡”品牌。 平川镇党委政府也不断加大对古咖啡林的保护开发力度,先后实施了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着力解决生产用水问题;林下系统喷灌、滴灌工程,并安装了杀虫灯;投入“朱苦拉百年咖啡保护和开发”专项资金140万元,对古咖啡林实施了围栏保护,配套建设了水窖和引水沟渠,在朱苦拉村和罗溪村建成两个咖啡育苗基地,扶持发展咖啡经营实体店5家,组建朱苦拉咖啡专业合作社1个,发展会员180余户,扶持农户种植咖啡2000余亩。通过多方努力,2016年,朱苦拉咖啡获批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为促进咖啡产业的快速发展,宾川县林业、农业等部门牵头研究制定了咖啡种植规程、病虫害防治规程及古咖啡保护技术规程。平川镇及时组建了朱苦拉咖啡产业发展专业合作社,积极为咖啡种植户提供咖啡种植、管理与销售方面的技术指导与服务。目前全县咖啡产业稳步推进,形成了以金牛镇老海田、钟英乡皮产两个咖啡新兴种植基地和平川镇朱苦拉百年古咖啡基地为主的三个咖啡种植基地,目前全县咖啡种植面积达8000余亩。朱苦拉古咖啡已经发展成为宾川县又一特色经济增长点。 (作者单位:国家统计局大理调查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