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创新型领军企业发展现状 ■ 马丽\文
创新型领军企业以高端人才集聚、创新引领驱动、全球战略布局、行业领军先导为特征,既是企业进行创新活动和转型升级的引领者和示范者,又是国家或地区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当前,江苏省创新型领军企业已初具规模,在经济总量、科技含量、行业影响等方面表现突出。 2012年,江苏启动实施创新型领军企业培育计划,目前已遴选140家企业入库。这些企业来自不同行业、不同区域,在促进经济稳定增长、产业结构升级、社会就业扩大、技术创新突破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已成为推动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一股新生力量。 从地区分布看,经济发达地区是创新型领军企业的集聚地。南京、苏州、无锡、常州等地借助其产业、技术和人才优势,孕育了大批创新型领军企业。13个设区市中,南京市共有创新型领军企业25家,数量位居第一;苏州22家;无锡18家,三市集中了全省近50%的创新型领军企业。经济发达地区得益于科研资源、产业基础、要素环境等优势,是培育创新型领军企业的沃土。 从行业分布看,制造业是创新型领军企业的主阵地。140家创新型领军企业中,制造业企业128家,占比达到91.4%;服务业企业11家,建筑业企业1家。从制造业内部看,128家企业涵盖了21个大类行业,超过江苏列统的40个工业大类的一半,既包含纺织、食品加工、钢铁、化工等传统制造业,也包含电气、电子、汽车、医药等一些现代制造业。11家服务业则分布在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以及批发和零售业等行业。 从发展实力看,大部分企业行业影响力较高。2016年,江苏规上工业企业中,虽然创新型领军企业仅占0.3%,但创造的产值、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占比分别达到10.4%、10.5%和9.2%。大部分企业在各自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如江阴兴澄特种钢铁有限公司,特钢生产能力、工艺技术和装备全球领先,在亚太地区市场占有率80%以上,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70%。扬子江船业集团2016年实现利润总额35亿元,约占全国造船行业利润总额的1/4,经济效益连续6年位居全国造船企业首位。 从创新投入看,企业研发力度明显加大。2016年,江苏创新型领军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研发经费支出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为1.3%,高于规上工业企业平均水平(1.1%)。目前,140家企业中有84家(60%)企业研发人员占比超过10%,136家(97%)的企业建立了内部研发机构。无锡的远景能源,除在国内设立研发机构外,在丹麦、美国、德国等国家均设立了全球技术创新中心。近1000名员工中,国际员工占20%,硕士博士占比超过六成,研发技术人员占八成。 从创新产出看,企业创新活力竞相迸发。140家企业中,共有29家企业被列入国家创新型企业,6家被列入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名单。截至2016年底,平均拥有授权发明专利92件;专利累计申请量达到11368项,占全省企业比重为3.4%。2016年,江苏创新型领军企业新产品产值达到2937亿元,新产品产值率达到17.9%。以江阴兴澄特种钢铁有限公司为例,每年开发新产品超过800个,新品产销量占总销量比重超过25%。长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全球被授予的各项专利数量共计3600多项,其中拥有中国专利超过1200项。 从成长历程看,企业发展模式各具特色。有的依托地方政府对产业的主导支持,如泰州的扬子江药业,借力当地政府大举建设中国医药城的契机,成为合作创新的典范。有的借助其在特定产品技术领域的先发优势而崛起,如无锡的远景能源,构建能源互联网,推动了全球传统能源领域的变革。有的则借力关联公司,如南通富士通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世界百强企业之一的日本富士通作为技术后盾。 总体来看,江苏孕育创新型领军企业的空间潜力巨大,应进一步建立培育创新型领军企业的长效动力机制,扶持更多技术关联性强、创新效率高、成长性强的企业从小做大、从大做强,推动创新型领军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深度融合,实现创新创业与当地资源、产业方向和市场需求的有效对接,成为“江苏创造”的先锋队和主力军。 (作者单位:江苏省统计局)
|